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魃雨 (第1/2页)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有个名为叫麻吕的猎户,出没于丹波山一带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总是带着一条黑犬进山,靠狩猎野猪、野兔、山鹿、山鸡等飞禽走兽为生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时也会布置陷阱,不过他更习惯用弓弩打猎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是捕猎好手,虽说不是次次进山都能碰到猎物,但只要目标一出现,不管是野猪还是山鹿,都会成为他的囊中之物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那日,他在山中转了三天,仍是一无所获。

        别说是山鸡,连山中鸟禽的叫声也没听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约莫五天前,山中下了场暴雨,小石粒似的雨点砸下来,一时山摇地动,雷声轰鸣。

        梅雨季将至,山中时常会出现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,但势头都不如这次来得猛烈。

        待风止雨霁,山林复归宁静,叫麻吕带着猎犬进入森林。

        入梅前的山色,美不胜收。

        青山如洗,绿得不似春日里的争先恐后,也不像夏季那般浓墨重彩。森林中一簇簇的绿意浓淡有致,林间洋溢着绿植发酵的香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却无心赏景,寻不见猎物的踪迹令他头疼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条猎犬的名字叫炭丸。

        狗的嗅觉天生比人灵敏,能追踪山禽走兽几日前留下的足迹,炭丸更是个中高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回,即便是炭丸,在山中耗了这么久也寻不见动静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心想,看这情况是要无功而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叫麻吕一个人,嚼干饭,啖肉干,就地采些野菜,还能在山中再凑合个十来天。但炭丸没有食物,往常都是叫麻吕捕获猎物后分些肉给它,无奈这回一无所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回去吧。”叫麻吕低头对炭丸说。脚边的炭丸却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    炭丸总是跟在自己身侧,要不就是走在前方不远处嗅闻猎物的气息。

        发生什么事了?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回头找去,看到炭丸停在后面十步远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它正盯着左侧的树林,喉间发出低吼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副模样,和平时发现猎物时的低鸣不太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弯下腰,顺着炭丸的视线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很快发现了炭丸看见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抹青绿在森林中穿梭。

        是人吗?叫麻吕暗忖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人,行为又太诡异,而且个头很小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物身量看着像个未满三尺的小孩,穿着青衣在森林中奔跑。

        乍一看确实像人,但那绝非人能做出的动作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它的速度太快了。时而坐在长着苔藓的岩石上,时而踏树根而行,上一秒还朝这儿来,转眼又去了那儿。青色的衣袂随着动作上下翻飞。

        若要将它比作什么,单就行动之态来看,好比蝶舞翩翩。

        它灵活地东奔西窜,动作完全无法预测,像一只青蝴蝶贴着地面飞舞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东西头上好像戴着一顶乌帽,帽檐随着动作猎猎飘扬。

        它的身影在林木丛中时隐时现,偶尔也会转过头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看到了它的脸。

        脸上没有眼睛。它长着鼻子和嘴巴,独独没有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那张嘴,像被利刃割过一般裂到耳根,正咧开笑脸。

        桀桀桀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桀桀桀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那物边跑边跳,口中还不时发出怪叫声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妖怪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险些叫出声来,他强压下想要逃离的念头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的是野兽也好,妖怪也罢,一旦转身逃跑,定会被紧追不舍。碰到这种场合,鼓起勇气直面迎击为上策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举起弯弓,箭已搭在弦上,引弓待发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此时——

        桀桀桀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那妖物猛地掉头朝叫麻吕迎面冲来,不知是碰巧转向,还是打算进攻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——

        汪!

        炭丸一声吠,箭应声离弦。

        只听“扑哧”一声,妖物的胸口被箭贯穿,“啪嗒”倒在地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叫麻吕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那妖物又爬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炭丸像是要阻止它的行动一般,狂吠不止。

        妖物虽然又爬起来了,行动却已不复先前那般敏捷。

        它迟缓地挪动着四肢,好似没有感到痛楚,伤口也没流血。只是中箭后,动作变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它依然在咧着嘴笑,裂开的口中露出白色的牙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到底是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凑上前去,那妖物倒也没有露出攻击的架势。

        箭矢没入青衣,纵贯胸口。

        细细打量之下,衣领下有隆起的胸部。不管是妖是怪,反正是雌性。

        看那妖物已无害,叫麻吕用藤条将其绑住带了回去。村里人见了,都是又惊又惧,不知究竟为何物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活到现在头一回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肯定是妖怪,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料想僧人见多识广或许知道,便前往附近的寺庙让僧人过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这……这怪异之物,贫僧生平也是第一次见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还是没问出一点头绪。

        没办法,叫麻吕只好把绑着藤条的妖物拴在家门口的树上,供水供食地养着,不料那妖物滴水不进、粒米不沾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如此,它丝毫不见萎靡。只是动作十分缓慢,仅此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箭矢仍插在它的胸口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心想,妖物的动作变慢,是胸口插着箭所致,因此没有冒险将箭拔出。

        五日后,京城也听到了风声。又过了五日,叫麻吕奉令带着那妖物进京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这等妖物,我定要瞧上一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原来是藤原为长听到传闻后,传召叫麻吕前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和炭丸被带到了为长的宅邸,候在庭院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为长坐在庭阶上方,几名公卿以及身穿黑袍的男子分居左右两侧,都颇感兴趣地探出身来打量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妖物腰间捆着绳索,双手被缚于身后,绳子的一头握在叫麻吕的左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妖物的胸口仍插着箭,身量要比猴子大两圈,显然不是猴子,身上一根体毛也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它头戴乌帽,帽檐下的脸上没有眼睛,只看得到鼻子以及裂至耳垂的嘴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它真的中箭了吗?”为长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的。”叫麻吕点头回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为何没有死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小人也不知。用刀刺或砍,伤口处会流出像青色的血一样的汁液。但那伤口会立即愈合,不会致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解释说,将箭拔掉后,妖物胸前的伤口恐怕也会立即愈合。他担心妖物恢复精神后开始作乱,因此没有拔箭。

        把它的双手缚在身后,也是为了防止它自己拔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真是令人毛骨悚然。这到底是何物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回大人,小人实在答不上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为长的询问下,叫麻吕将自己如何撞见这妖物,如何射中它等事发经过一一道来。但无论讲得多么细致,还是说不清这妖物的来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把它头上戴着的那个像乌帽之物取下来看看。”为长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人此前已试过多次,但每次它都会发出令人胆颤的鸣泣声,所以从未成功取下。而且,那帽子看着戴得很紧,没有足够的力道恐怕无法取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妨再试一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只好听命行事,手刚搭上那顶乌帽,就传来怪异之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嗤吭嗤吭!

        嚄嚄嚄嚄嚄嚄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嗐嗐嗐嗐嗐嗐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那妖物发狂似的甩着脑袋,龇齿嘶吼。这情形看着就令人心惊胆战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摁住它,无论如何都要给我取下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为长一声令下,数名家仆一拥而上把它制住,费了很大功夫,终于从妖物脑袋上扯下了那像乌帽子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天哪!”

        藏于帽下之物露出的瞬间,家仆们都失声惊叫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覆在帽下的,竟是一颗巨大的眼珠。

        寸发不生的头顶上嵌着一颗鸡蛋大小的眼珠,正骨碌碌地转着,对庭中众人眈眈相向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一名躲闪在一旁的家仆忽然意识到,自己手中握着的正是本应刺在妖物胸口的箭。方才摘帽之时,他一手握箭借力,不料在大惊失色下,竟顺势将箭拔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桀啊啊啊啊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妖物引颈长吼。

        扑哧、扑哧,捆绳应声而断。

        嗷嗷啊啊啊啊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嘶吼声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夏日烈阳烘烤着庭中的草木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些花儿正在怒放,有些已经凋谢了,还有些只见茎叶,要待到盛夏过去,闻见秋天的气息才会开花。

        下野草、虎尾、萤袋、露草,还有百合,擎着硕大的花冠。

        土御门大路的晴明宅邸,像是将小半片田野原封不动地搬进了庭院,其间长着药草,也有别的花草。百草丰茂,乍一看是放任草木恣意生长,实则种植布景都暗藏着晴明的用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此刻,满院花草委顿于地,蔫蔫地没有半点生气。

        炽热阳光的暴晒下,茎叶中的水分好像都被这热浪夺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土地同样干旱缺水。

        夜晚凝结的露水,清晨滴落在地面,花草们便以这稀薄的湿气维系生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晴明啊,真是太热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博雅坐在檐廊上,抱怨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确实很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晴明一身白色狩衣,宽松凉爽不见暑热之态,但瞧他时不时举起袖口在脸旁扇风,便知他还是感受到了这股暑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的梅雨季并没有下雨。

        算日子已是入梅时节,雨却久候未至,晴朗的日子倒是持续了一个月有余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连日的晴天之前,曾下过一场暴雨,山林树木蓄满了水分。但经过这些日子,早已发散殆尽。今年鸭川的水量不足往年的一半。

        晴明和博雅两人坐在檐下里侧。若是坐在靠近房檐的无荫之处,烈日下怕是没有这般闲情逸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正举杯对酌。蜜虫候在一旁,见杯盏空了,便斟上酒。

        时有微风吹来,却也吹不褪因酒至微醺而泛红的面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饮酒还是等天黑后比较好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晴明轻声自语。

        太阳下山后再过半个时辰,暮色四合,白日里的暑气多少会消减些。此时若有清风送爽,当是把酒共醉的良宵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酒嘛,欲饮则饮才快活。”博雅相邀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两人便自得其乐地饮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言归正传,这天不降雨真是令人头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听闻各地都出现了抢水事件……”博雅饮至一半,喃喃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像是有这情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多地已出现稻田干涸、泥土开裂的情况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若无水灌溉稻田,那今年的水稻将颗粒无收。再这样下去,恐怕会有很多人死于饥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,这股味道……”博雅皱着眉,捏住鼻子。

        鸭川的河滩边,弃置着那些倒在路旁死去的旅人,以及鳏寡孤独、死无以葬的尸骨。

        生前处境好一些的,都被拉去鸟边野焚烧了,但更多的是无人认领的尸骨。这些尸骨的最终去处之一,便是鸭川的河滩。

        往年的夏季,总会遭遇几场暴雨洪灾,将河滩上的尸骸冲走。今年仅靠一个多月前的那场雨,尽管水位一度有所上涨,也还没到能冲落尸骸的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博雅言下之意,暗指那些尸骸在猛烈的日照下已经腐烂,在晴明的宅邸都能闻到风吹过来的异味。

        况且,有人难耐这酷暑天气,中暑而死,死后曝尸于鸭川河滩。就算陈尸已被晒干,又有新的尸体开始腐烂发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听闻各地的寺庙都在举行祈雨仪式,但好像成效甚微。”博雅说着,看向晴明,“晴明,你听说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是前几日,比叡山的丰莲上人在神泉苑祈雨的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像连着祈祷了五日,才将乌云召至近处,但最终还是差口气,没能成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呀,雨珠一滴、两滴地刚开始落入池中,突然像是被一股莫名的气流裹挟,回升至空中消散了,天气又恢复了晴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骏河、土佐、纪国周边,还算下了几场雨,可这京城真是滴雨未降啊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别光嗯呀,晴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要不你来祈雨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呀,区区降雨之事一定难不住你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若要祈雨倒也可以。确实不是什么复杂的法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是说祈雨不难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博雅,你也能做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可能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只要嘴里念念有词,直到雨降下来就可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呀!”博雅噘起嘴,做出发怒的样子,“晴明,你别拿我开玩笑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,抱歉,博雅。其实祈雨的事,已经有人来过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来过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昨天宫里派人来传令,让我用阴阳秘术举行祈雨仪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接旨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不能拒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打算何时开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明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明日开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在何处进行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,还没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没决定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不过是得找个地方才行。我打算去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哪儿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打算去问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博雅,你没听说那件事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哪件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藤原为长大人府上,有一名从丹波而来,名字叫作叫麻吕的猎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你是指带着非人非猿的妖物的那位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说的狗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是跟在叫麻吕身边的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那狗有何本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了便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?你在说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说,博雅啊,我是在邀你明天和我同去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样,你去吗,博雅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唔、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走在山野小径上,即便没有太阳直射,也免不了出一层薄汗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行人踏过干裂的土地、树根和碎石。

        走在最前方的是一条黑犬,名叫炭丸。炭丸的主人叫麻吕跟在其后。

        晴明和博雅一前一后走在叫麻吕身后,两人不时交换位置,道路宽阔时则并排而行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是船冈山。

    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