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、何处染尘埃 (第1/2页)
陈思思自从咨询了胡小阳后,明白了许多道理,还有许多明白不了的道理,明白不了,就静下心来,一个人慢慢的想。有些问题一想就透,有些问题却越想越糊涂,比如要不要小孩的问题就是这样。用胡小阳的话说,那不是别人说了算,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,取决于你的心。
她又一次扪心自问,我到底要不要呢?如果让我在小孩与许少峰之间做出选择,我要谁?很显然,小孩毕竟还是一个未知数,还没有以生命的形式出现,这样选择的结果必然是许少峰。如果等小孩生下后再让你选择,你要谁呢?这问题就比较复杂了。她要小孩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许少峰,那是一个筹码,如果这个筹码起不到作用的时候,她会不会像她对许少峰表白的那样,要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带着孩子,等他长大了再认他这个爸爸?
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,如果将那些虚假的泡沫挤完之后,就成了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了。
她又一次陷入到了深深的矛盾之中。她觉得解铃还需系铃人,真正解决问题的人不是他人,也不在于自己的内心,而是许少峰。
她决定要把自己怀孕的事告诉许少峰,向他摊牌,看看他是什么态度。又是一个双休日,许少峰约她到南华寺去玩,她正好也想外出散散心,就高兴地答应了。南华寺在韶关,从海滨到韶关需要开车三个小时,为了节约资源,他们决定开一辆车。
头天晚上,她就买了一大包路上吃的东西,早上起来,刚刚吃过早点,就接到许少峰的电话,他说让她下楼。她拎着一个大包下了楼,许少峰已经为她打开车门,她把东西放在了后座,坐到了副驾驶室里,才笑了说:“还是两人坐一辆车好,温馨浪漫。”
许少峰也笑了说:“今天你就是领导,我就给你当专职司机。”陈思思高兴地说:“好呀,你一年365天当领导,也该让出一天让我当当。”许少峰说:“没关系,多给你让出几天也行。”车出海滨上了高速,路两边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,陈思思心情随之快乐了起来,就说:“少峰,以后有空我们多出来玩玩。”
许少峰也觉得很开心,就说:“好的,以后尽量抽时间到户外走一走,这样有利于调节心情。”
她打开一瓶农夫山泉,递给了正在开车的许少峰,等许少峰喝过了,她又接过来,拧好了盖子才说:“你怎么想到今天要来南华寺?”
许少峰说:“南华寺是我国有名的佛教圣地,我过去来过,今天想再来拜拜佛祖。另外,这里的风光优美,又是温泉之乡,让你玩累了泡泡温泉。”
陈思思说:“好呀好呀,我最喜欢泡温泉了。”许少峰说:“你过去来没来过南华寺?”
陈思思说:“我只听人说过,从来还没有来过,你说说这南华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”
许少峰说:“南华寺坐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,它之所以名扬天下,是因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这里传法三十余载,并有六祖肉身塔存世。慧能弟子法海将其法语编成《六祖坛经》,这是佛教界唯一的一部由中国僧人撰写的佛经,标志着佛教的文化早就在中国大放异彩,历久不衰。慧能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。”
陈思思说:“原来六祖慧能大师的真身在南华寺呀?菩提本非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?是他的名句?”
许少峰说:“正是六祖慧能大师所作。说到这首诗,还有一段趣闻哩。传说慧能原来姓卢,是广东新兴人,自幼丧父,以卖柴为生。后来他在湖北黄梅东山寺出家当了和尚,慧能没有文化,但很聪明。当时他在寺里只是一名火头僧。这时五祖年时已高,想找个人承继他的衣钵,便叫徒弟们各出一偈,上座神秀说:‘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’这时候慧能在厨房碓米,听了这偈,便跑了出来说道:‘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。’接着念了一偈:‘菩提本非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?’五祖听了慧能的偈语后十分高兴,便将衣钵传给了他。慧能这样一个火头僧轻易地取得了佛家的衣钵,便惹来大师兄神秀一伙的妒忌,由妒而生恨,从而起了杀害之心,慧能知道后偷偷地跑了出来,神秀又派人跟踪追杀。”
陈思思呵呵笑着说:“都说佛门是净地,其实也不然。为了一点权力,同室操戈,这和官场中的争权夺利,你争我斗没有什么两样。”
许少峰说:“这并不奇怪,凡是有权利的地方,必然有争斗,佛门也是如此。只是真正的得道之人,才会把尘世间的一切看得轻淡如水。”
陈思思说:“好了,不打扰你了,继续讲,后来神秀追到了没有?”
许少峰说:“还是老天在保佑他,没有追上。慧能大师只得隐姓埋名潜回广东,长达十三年之久,最后安身在韶关曹溪宝林寺,也就南华寺的前身传播禅宗佛法,使宝林寺兴旺起来,成为南方的佛教一派。寺中的和尚也多了,那里现在还存一个千人锅,据说可以煮粥供1000个和尚吃。慧能在南方传授‘南宗禅法’,创办了禅南派。成为六祖。慧能死后,没有按佛教的惯例火化,而是将尸体全身胶漆,并用铁裹头颈,保全了六祖的真身,现在仍完好地保存在这里。”
陈思思惊奇地说:“他的肉身存放在应该有一千多年了吧?真是太神奇了。”许少峰说:“这样保存尸体的办法,我除在西藏布达拉宫听说过以外,广东只听到这一例,这也许就是修道修来的。”陈思思哦了一声说:“这么神奇呀。”
许少峰说:“所以,我们应该来南华寺拜拜佛。”陈思思早听说在南华寺求佛很应验的,她很想知道许少峰这次来拜佛的目的是什么,是不是他也为了一个情字,困惑不解,想离婚,又怕惹来麻烦,才来求佛?这样想来,便高兴地问:“听说这里求佛很应验的,你这次来拜佛祖,是想求什么?”
许少峰呵呵一笑说:“也没有什么可求的,只是时间久了没有来拜过佛,就想拜拜。”
陈思思心想是不是他不好意思在她面前说出他的秘密来,就追问说:“说嘛,你要说出你求什么,我也告诉你我要求什么,看看咱们求的是不是一样。”
许少峰说:“真的没有想着求什么。”许少峰越是语焉不详,她越是觉得许少峰要求离婚之事,就耍起了小性子说:
“如果你能把我当做知己,你就说出来,如果你觉得不必要讲,那我只好不再多问了。”
经她这么一说,许少峰不得不说了。其实,也不是许少峰不信任她,主要是不好开口。这是藏在他内心深处最隐秘地带的一个秘密,他除了给林茹说过之外,从来没有向其他人昭示过。今年政协主席要退位,由现在的常务副市长去顶替,钟学文可能要当常务副市长。这样一来,就空下了一个副市长的位子。市上为了全面考察和掌握干部,去年还特意搞过一次地市级预备干部摸底调查和笔试,笔试者必须是正处级五年以上年纪在四十五岁以下的干部,报考完全采取自愿方式。结果可想而知,凡是划在条件范围内的没有一个不报考。看来,从处级干部升到地级绝对是一个瓶颈,竞争之激烈不亚于高考。笔试结束后,许少峰从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那里得到消息,他在这一次调查摸底和笔试中成绩名列前茅。有了这样的前提,也便使他有了许多梦想和希望。
前不久,当他得知林茹与于娟秀有了那种关系后非常高兴,他巴不得林茹与于娟秀真正结成亲如姐妹的关系,有了那样的关系,只要在关键时刻稍加活动,他就有可能在仕途上一个台阶。没想到上次的火灾引来了麻烦,他不得不让林茹出面去求情,结果没容林茹开口就让于娟秀封住了口。这既是坏事,也是好事。说坏事,是从于娟秀的态度中看出来她不是一个参与政事的夫人,恐怕以后也难以帮上忙。说好事,是因为林茹的这一人情资源并没有用,还在保留着,必要时还可以用一次,还可以看看运气。
前几天,他托关系搞了一些真正的冬虫夏草,让林茹带到于娟秀家,又亲自给汪书记煲了一次汤。林茹回来说,汪书记非常高兴,说汤的味道鲜美可口。他还问汪书记提到他了没有?林茹说,提到了,汪书记说,你来给我们煲汤你家的少峰怎么办?让他也过来一起吃饭。林茹说,少峰老家来了人,说是他的老同学,他们到外面吃去了。当时他听得非常激动,他想是不是我们带些东西去书记家拜访一下?林茹说,现在既不是过年,又不是过节,带东西到人家里再被人家拒绝了我可丢不起这个人。林茹说的也在理,这是急不得的事,像汪书记这样的领导绝对不是用金钱能打动的,只有慢慢做感情投资,才有可能打动他。况且,只要人家瞅准了要安排你,这次机会错过了,下次还有机会。
现在,当陈思思逼着让他讲上南华寺想求什么时,他只如实回答了。他说:“一是想求佛祖保佑我们平安,二是还想测一卦,看看这次竞选副市长我有没有希望。”
陈思思一听许少峰讲的不是她心里所期望的,不免有点失望。她知道,女人的心在男人上,男人的心永远在事业上。大凡优秀的男人都这样,她没有理由去责怪他,更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不高兴。在某种程度上讲,支持他的事业就是对他的爱。想到这里便说:“有机会能竞选副市长当然好啦,少峰,你怎么早不告诉我,说不准我找找外面的关系,对你的事业有所帮助。”
许少峰心里不由一热,便对身旁这位可人的小女人说:“思思,我真的感谢你,感谢你对我的关心与支持。上次你出面为我摆平了火灾事故,让我平安渡过难关,这次又要为我想办法跑升迁,真让我感动。”
陈思思说:“我们之间还用得着说谢吗?其实,对自己所爱的人,付出也是一种快乐,甚至,其快乐的程度还要超过得到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陈思思自从咨询了胡小阳后,明白了许多道理,还有许多明白不了的道理,明白不了,就静下心来,一个人慢慢的想。有些问题一想就透,有些问题却越想越糊涂,比如要不要小孩的问题就是这样。用胡小阳的话说,那不是别人说了算,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,取决于你的心。
她又一次扪心自问,我到底要不要呢?如果让我在小孩与许少峰之间做出选择,我要谁?很显然,小孩毕竟还是一个未知数,还没有以生命的形式出现,这样选择的结果必然是许少峰。如果等小孩生下后再让你选择,你要谁呢?这问题就比较复杂了。她要小孩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许少峰,那是一个筹码,如果这个筹码起不到作用的时候,她会不会像她对许少峰表白的那样,要一个人含辛茹苦的带着孩子,等他长大了再认他这个爸爸?
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,如果将那些虚假的泡沫挤完之后,就成了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了。
她又一次陷入到了深深的矛盾之中。她觉得解铃还需系铃人,真正解决问题的人不是他人,也不在于自己的内心,而是许少峰。
她决定要把自己怀孕的事告诉许少峰,向他摊牌,看看他是什么态度。又是一个双休日,许少峰约她到南华寺去玩,她正好也想外出散散心,就高兴地答应了。南华寺在韶关,从海滨到韶关需要开车三个小时,为了节约资源,他们决定开一辆车。
头天晚上,她就买了一大包路上吃的东西,早上起来,刚刚吃过早点,就接到许少峰的电话,他说让她下楼。她拎着一个大包下了楼,许少峰已经为她打开车门,她把东西放在了后座,坐到了副驾驶室里,才笑了说:“还是两人坐一辆车好,温馨浪漫。”
许少峰也笑了说:“今天你就是领导,我就给你当专职司机。”陈思思高兴地说:“好呀,你一年365天当领导,也该让出一天让我当当。”许少峰说:“没关系,多给你让出几天也行。”车出海滨上了高速,路两边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,陈思思心情随之快乐了起来,就说:“少峰,以后有空我们多出来玩玩。”
许少峰也觉得很开心,就说:“好的,以后尽量抽时间到户外走一走,这样有利于调节心情。”
她打开一瓶农夫山泉,递给了正在开车的许少峰,等许少峰喝过了,她又接过来,拧好了盖子才说:“你怎么想到今天要来南华寺?”
许少峰说:“南华寺是我国有名的佛教圣地,我过去来过,今天想再来拜拜佛祖。另外,这里的风光优美,又是温泉之乡,让你玩累了泡泡温泉。”
陈思思说:“好呀好呀,我最喜欢泡温泉了。”许少峰说:“你过去来没来过南华寺?”
陈思思说:“我只听人说过,从来还没有来过,你说说这南华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”
许少峰说:“南华寺坐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,它之所以名扬天下,是因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这里传法三十余载,并有六祖肉身塔存世。慧能弟子法海将其法语编成《六祖坛经》,这是佛教界唯一的一部由中国僧人撰写的佛经,标志着佛教的文化早就在中国大放异彩,历久不衰。慧能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。”
陈思思说:“原来六祖慧能大师的真身在南华寺呀?菩提本非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?是他的名句?”
许少峰说:“正是六祖慧能大师所作。说到这首诗,还有一段趣闻哩。传说慧能原来姓卢,是广东新兴人,自幼丧父,以卖柴为生。后来他在湖北黄梅东山寺出家当了和尚,慧能没有文化,但很聪明。当时他在寺里只是一名火头僧。这时五祖年时已高,想找个人承继他的衣钵,便叫徒弟们各出一偈,上座神秀说:‘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’这时候慧能在厨房碓米,听了这偈,便跑了出来说道:‘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。’接着念了一偈:‘菩提本非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?’五祖听了慧能的偈语后十分高兴,便将衣钵传给了他。慧能这样一个火头僧轻易地取得了佛家的衣钵,便惹来大师兄神秀一伙的妒忌,由妒而生恨,从而起了杀害之心,慧能知道后偷偷地跑了出来,神秀又派人跟踪追杀。”
陈思思呵呵笑着说:“都说佛门是净地,其实也不然。为了一点权力,同室操戈,这和官场中的争权夺利,你争我斗没有什么两样。”
许少峰说:“这并不奇怪,凡是有权利的地方,必然有争斗,佛门也是如此。只是真正的得道之人,才会把尘世间的一切看得轻淡如水。”
陈思思说:“好了,不打扰你了,继续讲,后来神秀追到了没有?”
许少峰说:“还是老天在保佑他,没有追上。慧能大师只得隐姓埋名潜回广东,长达十三年之久,最后安身在韶关曹溪宝林寺,也就南华寺的前身传播禅宗佛法,使宝林寺兴旺起来,成为南方的佛教一派。寺中的和尚也多了,那里现在还存一个千人锅,据说可以煮粥供1000个和尚吃。慧能在南方传授‘南宗禅法’,创办了禅南派。成为六祖。慧能死后,没有按佛教的惯例火化,而是将尸体全身胶漆,并用铁裹头颈,保全了六祖的真身,现在仍完好地保存在这里。”
陈思思惊奇地说:“他的肉身存放在应该有一千多年了吧?真是太神奇了。”许少峰说:“这样保存尸体的办法,我除在西藏布达拉宫听说过以外,广东只听到这一例,这也许就是修道修来的。”陈思思哦了一声说:“这么神奇呀。”
许少峰说:“所以,我们应该来南华寺拜拜佛。”陈思思早听说在南华寺求佛很应验的,她很想知道许少峰这次来拜佛的目的是什么,是不是他也为了一个情字,困惑不解,想离婚,又怕惹来麻烦,才来求佛?这样想来,便高兴地问:“听说这里求佛很应验的,你这次来拜佛祖,是想求什么?”
许少峰呵呵一笑说:“也没有什么可求的,只是时间久了没有来拜过佛,就想拜拜。”
陈思思心想是不是他不好意思在她面前说出他的秘密来,就追问说:“说嘛,你要说出你求什么,我也告诉你我要求什么,看看咱们求的是不是一样。”
许少峰说:“真的没有想着求什么。”许少峰越是语焉不详,她越是觉得许少峰要求离婚之事,就耍起了小性子说:
“如果你能把我当做知己,你就说出来,如果你觉得不必要讲,那我只好不再多问了。”
经她这么一说,许少峰不得不说了。其实,也不是许少峰不信任她,主要是不好开口。这是藏在他内心深处最隐秘地带的一个秘密,他除了给林茹说过之外,从来没有向其他人昭示过。今年政协主席要退位,由现在的常务副市长去顶替,钟学文可能要当常务副市长。这样一来,就空下了一个副市长的位子。市上为了全面考察和掌握干部,去年还特意搞过一次地市级预备干部摸底调查和笔试,笔试者必须是正处级五年以上年纪在四十五岁以下的干部,报考完全采取自愿方式。结果可想而知,凡是划在条件范围内的没有一个不报考。看来,从处级干部升到地级绝对是一个瓶颈,竞争之激烈不亚于高考。笔试结束后,许少峰从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那里得到消息,他在这一次调查摸底和笔试中成绩名列前茅。有了这样的前提,也便使他有了许多梦想和希望。
前不久,当他得知林茹与于娟秀有了那种关系后非常高兴,他巴不得林茹与于娟秀真正结成亲如姐妹的关系,有了那样的关系,只要在关键时刻稍加活动,他就有可能在仕途上一个台阶。没想到上次的火灾引来了麻烦,他不得不让林茹出面去求情,结果没容林茹开口就让于娟秀封住了口。这既是坏事,也是好事。说坏事,是从于娟秀的态度中看出来她不是一个参与政事的夫人,恐怕以后也难以帮上忙。说好事,是因为林茹的这一人情资源并没有用,还在保留着,必要时还可以用一次,还可以看看运气。
前几天,他托关系搞了一些真正的冬虫夏草,让林茹带到于娟秀家,又亲自给汪书记煲了一次汤。林茹回来说,汪书记非常高兴,说汤的味道鲜美可口。他还问汪书记提到他了没有?林茹说,提到了,汪书记说,你来给我们煲汤你家的少峰怎么办?让他也过来一起吃饭。林茹说,少峰老家来了人,说是他的老同学,他们到外面吃去了。当时他听得非常激动,他想是不是我们带些东西去书记家拜访一下?林茹说,现在既不是过年,又不是过节,带东西到人家里再被人家拒绝了我可丢不起这个人。林茹说的也在理,这是急不得的事,像汪书记这样的领导绝对不是用金钱能打动的,只有慢慢做感情投资,才有可能打动他。况且,只要人家瞅准了要安排你,这次机会错过了,下次还有机会。
现在,当陈思思逼着让他讲上南华寺想求什么时,他只如实回答了。他说:“一是想求佛祖保佑我们平安,二是还想测一卦,看看这次竞选副市长我有没有希望。”
陈思思一听许少峰讲的不是她心里所期望的,不免有点失望。她知道,女人的心在男人上,男人的心永远在事业上。大凡优秀的男人都这样,她没有理由去责怪他,更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不高兴。在某种程度上讲,支持他的事业就是对他的爱。想到这里便说:“有机会能竞选副市长当然好啦,少峰,你怎么早不告诉我,说不准我找找外面的关系,对你的事业有所帮助。”
许少峰心里不由一热,便对身旁这位可人的小女人说:“思思,我真的感谢你,感谢你对我的关心与支持。上次你出面为我摆平了火灾事故,让我平安渡过难关,这次又要为我想办法跑升迁,真让我感动。”
陈思思说:“我们之间还用得着说谢吗?其实,对自己所爱的人,付出也是一种快乐,甚至,其快乐的程度还要超过得到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