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进山东 (第1/2页)

        第一回进山东,春正发生,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,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——  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——恍惚里,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,我这是去了鲁国之  境了。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,人物果然礼仪,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?沉沉的胡琴  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庄里传来,音绵长,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,在暮色苍茫里  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,弥漫着,如麦田上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雾气,我听见了在泗水  岸上,有了“逝者如斯夫”的声音,从孔子一直说到了现在。

        我的祖先,那个秦赢政,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,但居山高为秦城,  秦城已坏,凿池深为秦坑,自坑其国,江海可以涸竭,乾坤可以倾侧,唯斯文用之  不息,如今,他的后人如我者,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了。其实,秦赢政在统一天下  后也是来过鲁国旧地,他在泰山上祀天,封禅是帝王们的举动,我来山东,除了拜  孔,当然也得去登泰山,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。接待我的济宁  市的朋友说:哈,你终于来了!我是来了,孔门弟于三千,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?  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,当年的苏武可以唱“执瓢从之,忽焉在后”,我  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,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出潼关,地倾东南,风沙于后,黄河在前,是有了这么广大的平原才使黄河  远去,还是有了黄河才有了这平原?呕嘟呕嘟的车轮整整响了一夜,天明看车外,  圆天之下是铅色的低云,方地之上是深绿的麦田,哪里有紫白色的桐花哪里有村庄,  粗糙的土坯院墙砖雕的门楼,脚步沉缓的有着黑红颜色而褶纹深刻的后脖的农民,  和那叫声依然如豹的走狗——山东的风光竟与陕西关中如此相似!这种惊奇使我必  然思想,为什么山东能产生孔子呢?那年去新疆,爱上了吃新疆的馕,怀里揣着一  块在沙漠上走了一天,遇见一条河水了,蹲下来洗脸,日地将馕抛向河的上游,开  始洗脸,洗毕时馕已顺水而至,拣起泡软的馕就水而吃,那时我歌颂过这种食品,  正是吃这种食品产生了包括穆罕默德在内的多少伟人!而山东也是吃大饼的,葱卷  大饼,就也产生了孔子这样的圣人吗?古书上也讲,泰山在中原独高,所以生孔子。  圣人或许是吃简单的粗糙的食品而出的,但孔子的一部能治天下,儒家的  文化何以又能在这里产生呢?望着这大的平原,我醒悟到平原是黄天厚土,它深沉  博大,它平坦辽阔,它正规,它也保守而滞积,儒文化是大平原的产物,大平原只  能产生出儒文化。那么,老庄的哲学呢,就产生于山地和沼泽吧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曲阜,我已经无法觅寻到孔子当年真正生活过的环境,如今以孔庙孔府孔林  组合的这个城市,看到的是历朝历代皇帝营造起来的孔家的赫然大势。一个文人,  身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,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。这是文人的骄傲。  但看看孔子的身世,他的生前凄凄惶惶的形状,又让我们文人感到一份心酸。司马  迁是这样的,曹雪芹也是这样,文人都是与富贵无缘,都是生前得不到公正的。在  济宁,意外地得知,李白竟也是在济宁住过二十余年啊!遥想在四川惨观杜甫草堂,  听那里人在说,流离失所的杜甫到成都去拜会他的一位已经做了大官的昔日朋友,  门子却怎么也不传禀,好不容易见着了朋友,朋友正宴请上司,只是冷冷地让他先  去客栈里住下好了。杜甫蒙受羞辱,就出城到郊外,仰躺在田埂上对天浩叹。尊诗  圣的是因为需要诗圣,做诗圣的只能贫困潦倒。我是多么崇拜英雄豪杰呀,但英雄  豪杰辈出的时代,斯文是扫地的。孔庙里,我并不感兴趣那些大大小小的皇帝为孔  子树立的石碑,独对那面藏书墙钟情,孔老夫子当周之衰则否,属鲁之乱则晦,及  秦之暴则废,遇汉之王则兴,乾坤不可久否,日月不可久晦,文籍不可久废啊!  当我立于藏书墙下留影拍照时,我吟诵的是米莆赞词:孔子孔子,大哉孔子!  孔子以前,既无孔子;孔子之后,更无孔子。孔子孔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