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 (第2/2页)
知道这宗派现状的鎌田正近是东国武士,也是具有都会冒险性格的男子。
(我来复兴这宗派吧!)
他开始有了这念头。他在大原的来迎院修行数年后,熟背了佛经,并学会说法。他的容貌风姿,就像用香薰出来一般的庄严。
“正门房,你说不定真的是阿弥陀如来再世。”
连跟他同修的僧众们也都认真赞叹。如今谁也料想不到,他曾是在平治巷战中浴血斩人的东国武士。
正近来到京都。用后世的话形容,他是用“揭竿而起”的气概,热烈地开始传教活动。
他在鸭川河滨的四条找了一处空地,立上竹柱,用粗蓆子围起来当墙壁,盖了一间可容百人的小屋,当作传教场所。他的传教十分成功,因为他说法的声调微妙悠远,念佛声似乎具有怒潮汹涌之力;而光是瞻仰他的容貌,似乎就会不知不觉有股法喜涌现,因为他酷似阿弥陀如来。
(真奇妙!当我拿着弓箭奔驰在坂东原野时,做梦都想不到会有现在这样子。)
鎌田正近虽然出生于武士之家,不过,他可能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才华。
一提起“四条圣人”,京都内外的平民几乎无人不晓,朝夕涌入小屋者超过百人,进不去的人就坐在砂砾上,似乎要让全身都沉浸在屋内传出的念佛声中。
可是,正近并不骄傲。
(这只是暂时性的热度,稍一疏忽,人们马上会退热。)
他开始研究新的传教方法,虽然有点过火,可是,他想要创造肉身的“毘沙门天”。
其实,那是开山祖师良忍用过的类似法门:良忍带着“念佛者名册”在京都四处走动时,曾遇到一名和尚,恳切地拜托他:
“请将我的名字登录在名册中。”
良忍惊讶于这僧侣的不凡相貌,便询问其名。
“我是坐镇于鞍马山的毘沙门天。”
僧侣回答后就消失了,良忍低头一看名册,其上正是墨迹犹新的梵文署名:毘沙门天。这件事更提高了良忍的知名度,令他一时声名大噪。同样由正门房正近来搞这一手,应该效果不差。
(有没有适合的人选呢?)
他想,尼姑也许比和尚好吧!毘沙门天虽然在印度神只里是和尚,可是有时也会以婉约秀丽的美女姿态现身。就用尼姑好了!
(嬉野最适合。)
正近内心暗暗选中这女子。他是个行动派的人,一想到自己的计划,不禁越来越兴奋。
正门房忍不住想要马上行动,于是希望能尽早结束讲经。结束之前,要跟群众一起唱一百遍佛。这庄严的景象,连笔墨都难以形容。
正近类似佛像般俊美的脸庞,令人不禁想要瞻仰,加上他用天生的清朗声音唱着佛号,群众随声附和着,就像潮涨潮落一般,甚至有人因为感动于唱佛号的法喜而哭泣,有时候,还会有人兴奋得冲进鸭川深渊而死。唱佛号达到高潮的时刻,有人或许会希望就此死去,快快前往极乐世界吧?因为现世是一片秽土,活着实在太苦了。
这一天,开始唱佛号时,十几个秃发掀开草蓆围墙,冲入小屋。
“六条那灶墨在吗?”
秃发们说着踩上众人的膝盖,推开大家的肩膀,开始找人。所谓灶墨,就是炉灶里的煤,这可能是在富贵人家工作的下女之名吧!
群众沉浸在法喜中,无视于秃发们的喧闹,使秃发们更加情绪高昂。
“你们不怕六波罗大人吗?”
他们开始将看来面目可憎的人一个个往外拖。
群众立刻散开,有的人一面逃还一面唱佛号,也有人被踩到而高声惨叫。
只有端坐坛上的正近纹风不动。
他闭着眼睛,似乎连耳朵都听不见似的,仍悠扬地继续唱着佛号。不过,他内心可没这么悠哉。
秃发们推开群众,来到坛下,仰头看着正近。
“秃驴!”
他们叫着,并推倒法坛。正近从坛上跌落,但仍用手脚撑着爬行,闭上眼睛,重新在草蓆上坐好,依然故我地继续唱佛号。
这一来,秃发们也感到兴趣索然,在正近脸上打了两三个巴掌后,便叫骂着离去。
小屋已经暗了下来,到处飞舞着草蓆的尘埃。众人都跑光了,只剩下正近一人。他张开眼睛,站了起来。
“骄傲的平家维持不久了。”
如果正近此时知道后世这句名言,应该会这么喊叫出来吧!
可是,正近没有可以喊叫的话。他没有任何话语可以发泄自己的愤怒,他只能脚步凌乱走出小屋。
河滨已经暗下来了,只有鸭川上还映照着一点点西山的残影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知道这宗派现状的鎌田正近是东国武士,也是具有都会冒险性格的男子。
(我来复兴这宗派吧!)
他开始有了这念头。他在大原的来迎院修行数年后,熟背了佛经,并学会说法。他的容貌风姿,就像用香薰出来一般的庄严。
“正门房,你说不定真的是阿弥陀如来再世。”
连跟他同修的僧众们也都认真赞叹。如今谁也料想不到,他曾是在平治巷战中浴血斩人的东国武士。
正近来到京都。用后世的话形容,他是用“揭竿而起”的气概,热烈地开始传教活动。
他在鸭川河滨的四条找了一处空地,立上竹柱,用粗蓆子围起来当墙壁,盖了一间可容百人的小屋,当作传教场所。他的传教十分成功,因为他说法的声调微妙悠远,念佛声似乎具有怒潮汹涌之力;而光是瞻仰他的容貌,似乎就会不知不觉有股法喜涌现,因为他酷似阿弥陀如来。
(真奇妙!当我拿着弓箭奔驰在坂东原野时,做梦都想不到会有现在这样子。)
鎌田正近虽然出生于武士之家,不过,他可能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才华。
一提起“四条圣人”,京都内外的平民几乎无人不晓,朝夕涌入小屋者超过百人,进不去的人就坐在砂砾上,似乎要让全身都沉浸在屋内传出的念佛声中。
可是,正近并不骄傲。
(这只是暂时性的热度,稍一疏忽,人们马上会退热。)
他开始研究新的传教方法,虽然有点过火,可是,他想要创造肉身的“毘沙门天”。
其实,那是开山祖师良忍用过的类似法门:良忍带着“念佛者名册”在京都四处走动时,曾遇到一名和尚,恳切地拜托他:
“请将我的名字登录在名册中。”
良忍惊讶于这僧侣的不凡相貌,便询问其名。
“我是坐镇于鞍马山的毘沙门天。”
僧侣回答后就消失了,良忍低头一看名册,其上正是墨迹犹新的梵文署名:毘沙门天。这件事更提高了良忍的知名度,令他一时声名大噪。同样由正门房正近来搞这一手,应该效果不差。
(有没有适合的人选呢?)
他想,尼姑也许比和尚好吧!毘沙门天虽然在印度神只里是和尚,可是有时也会以婉约秀丽的美女姿态现身。就用尼姑好了!
(嬉野最适合。)
正近内心暗暗选中这女子。他是个行动派的人,一想到自己的计划,不禁越来越兴奋。
正门房忍不住想要马上行动,于是希望能尽早结束讲经。结束之前,要跟群众一起唱一百遍佛。这庄严的景象,连笔墨都难以形容。
正近类似佛像般俊美的脸庞,令人不禁想要瞻仰,加上他用天生的清朗声音唱着佛号,群众随声附和着,就像潮涨潮落一般,甚至有人因为感动于唱佛号的法喜而哭泣,有时候,还会有人兴奋得冲进鸭川深渊而死。唱佛号达到高潮的时刻,有人或许会希望就此死去,快快前往极乐世界吧?因为现世是一片秽土,活着实在太苦了。
这一天,开始唱佛号时,十几个秃发掀开草蓆围墙,冲入小屋。
“六条那灶墨在吗?”
秃发们说着踩上众人的膝盖,推开大家的肩膀,开始找人。所谓灶墨,就是炉灶里的煤,这可能是在富贵人家工作的下女之名吧!
群众沉浸在法喜中,无视于秃发们的喧闹,使秃发们更加情绪高昂。
“你们不怕六波罗大人吗?”
他们开始将看来面目可憎的人一个个往外拖。
群众立刻散开,有的人一面逃还一面唱佛号,也有人被踩到而高声惨叫。
只有端坐坛上的正近纹风不动。
他闭着眼睛,似乎连耳朵都听不见似的,仍悠扬地继续唱着佛号。不过,他内心可没这么悠哉。
秃发们推开群众,来到坛下,仰头看着正近。
“秃驴!”
他们叫着,并推倒法坛。正近从坛上跌落,但仍用手脚撑着爬行,闭上眼睛,重新在草蓆上坐好,依然故我地继续唱佛号。
这一来,秃发们也感到兴趣索然,在正近脸上打了两三个巴掌后,便叫骂着离去。
小屋已经暗了下来,到处飞舞着草蓆的尘埃。众人都跑光了,只剩下正近一人。他张开眼睛,站了起来。
“骄傲的平家维持不久了。”
如果正近此时知道后世这句名言,应该会这么喊叫出来吧!
可是,正近没有可以喊叫的话。他没有任何话语可以发泄自己的愤怒,他只能脚步凌乱走出小屋。
河滨已经暗下来了,只有鸭川上还映照着一点点西山的残影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