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 (第2/2页)
人总看不到扎扎实实的证据,勉强能看到、能沟通的只有心灵修炼的内容。那么,站在心灵修炼的角度来看三教的纷争,似乎真的全无必要,大家好像都是一家人。但是,思想阵营的边界毕竟存在了这么久,三者又确实该有某些本质性的区别,这“本质性的区别”到底是什么呢?
张元冲的问题正意味着心学阵营里广泛存在的这一种疑惑,王守仁给出了一个相当经典的回答:
“说兼取,便不是。圣人性至命,何物不具,何待兼取?二氏之用,皆我之用: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;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。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,故与二氏成二见耳。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,儒者不知皆吾所用,见佛氏,则割左边一间与之;见老氏,则割右边一间与之;而己则自处中间,皆举一而废百也。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吾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”
儒家是否有必要兼取佛、道呢?答案很明确:“不需要。”
理由很简单:“儒家已经囊括了全部的终极真理。佛教、道教虽然切中了真理的一部分,但这部分并不在儒家真理之外。”
王守仁的解释是:“我们在儒家的心灵修炼中延年益寿,这就叫仙;我们在儒家的心灵修炼中摆脱了世俗的羁绊,这就叫佛。后世儒者看不见儒学的全貌,所以才错误地将儒家与佛、道两家分裂来看。这就好比一座厅堂有三个房间,这就是儒学的全部,但后世儒者不晓得这三个房间全是自己的,看到佛教来了,就割出左边一间给它,看到道教来了,又割出右边一间给它,自己只留着中间那间。圣人与天地万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都是圣人的手段,这才是大道;佛、道两家只守着自己那一套,所以都是小道。”
汇通三教早已是一个悠久的思想传统了,王守仁并不是始作俑者,但最值得我们留意的是他论说的理由——他正是从静坐冥想的神秘体验里获得了打通时空的感受,然后以这个感受作为依据来证明,既然天地万物与我都是一体,儒、释、道难道是分裂的三者不成?按这个逻辑推演下来,我们还会得出这样的结论:凡是以割裂的、彼此分别的眼光来看问题的,都是错的。
世上常有调和论者,认为所有的思想其实都不矛盾,正如盲人摸象的那个寓言所揭示的,之所以聚讼纷纭,只因为大家各自触到了真理的一个局部,并且以为这个局部就是全体了。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,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要把所有的思想主张拼凑起来,就会逐渐拼凑出终极真理的完整面貌。
但这样的工作说来容易做来难,譬如我们倒容易拼凑一神论和多神论,但不知该怎样将有神论和无神论拼凑在一起。更难设想的是,如果我们将儒家、佛家、道家、基督教、纳粹主义、资本主义、军国主义、宿命论、自由意志等等主张拼凑在一起,呈现出来的会是怎样一个怪物呢?难道终极真理在某些情境下会呈现为军国主义的样子,在另一些情境下呈现为人道主义的样子?
在王守仁的世界里,思想主张毕竟远不如我们所见的多。倘若他生活在今天,看到这个地球村里纷繁复杂,远多于儒、释、道三家的思想主张,不知道会不会修正原来的想法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人总看不到扎扎实实的证据,勉强能看到、能沟通的只有心灵修炼的内容。那么,站在心灵修炼的角度来看三教的纷争,似乎真的全无必要,大家好像都是一家人。但是,思想阵营的边界毕竟存在了这么久,三者又确实该有某些本质性的区别,这“本质性的区别”到底是什么呢?
张元冲的问题正意味着心学阵营里广泛存在的这一种疑惑,王守仁给出了一个相当经典的回答:
“说兼取,便不是。圣人性至命,何物不具,何待兼取?二氏之用,皆我之用: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;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。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,故与二氏成二见耳。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,儒者不知皆吾所用,见佛氏,则割左边一间与之;见老氏,则割右边一间与之;而己则自处中间,皆举一而废百也。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皆吾之用,是之谓大道。二氏自私其身,是之谓小道。”
儒家是否有必要兼取佛、道呢?答案很明确:“不需要。”
理由很简单:“儒家已经囊括了全部的终极真理。佛教、道教虽然切中了真理的一部分,但这部分并不在儒家真理之外。”
王守仁的解释是:“我们在儒家的心灵修炼中延年益寿,这就叫仙;我们在儒家的心灵修炼中摆脱了世俗的羁绊,这就叫佛。后世儒者看不见儒学的全貌,所以才错误地将儒家与佛、道两家分裂来看。这就好比一座厅堂有三个房间,这就是儒学的全部,但后世儒者不晓得这三个房间全是自己的,看到佛教来了,就割出左边一间给它,看到道教来了,又割出右边一间给它,自己只留着中间那间。圣人与天地万物同体,儒、佛、老、庄都是圣人的手段,这才是大道;佛、道两家只守着自己那一套,所以都是小道。”
汇通三教早已是一个悠久的思想传统了,王守仁并不是始作俑者,但最值得我们留意的是他论说的理由——他正是从静坐冥想的神秘体验里获得了打通时空的感受,然后以这个感受作为依据来证明,既然天地万物与我都是一体,儒、释、道难道是分裂的三者不成?按这个逻辑推演下来,我们还会得出这样的结论:凡是以割裂的、彼此分别的眼光来看问题的,都是错的。
世上常有调和论者,认为所有的思想其实都不矛盾,正如盲人摸象的那个寓言所揭示的,之所以聚讼纷纭,只因为大家各自触到了真理的一个局部,并且以为这个局部就是全体了。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,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要把所有的思想主张拼凑起来,就会逐渐拼凑出终极真理的完整面貌。
但这样的工作说来容易做来难,譬如我们倒容易拼凑一神论和多神论,但不知该怎样将有神论和无神论拼凑在一起。更难设想的是,如果我们将儒家、佛家、道家、基督教、纳粹主义、资本主义、军国主义、宿命论、自由意志等等主张拼凑在一起,呈现出来的会是怎样一个怪物呢?难道终极真理在某些情境下会呈现为军国主义的样子,在另一些情境下呈现为人道主义的样子?
在王守仁的世界里,思想主张毕竟远不如我们所见的多。倘若他生活在今天,看到这个地球村里纷繁复杂,远多于儒、释、道三家的思想主张,不知道会不会修正原来的想法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