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 (第2/2页)
厘之间,所以王守仁的弟子与再传弟子往往有失之毫厘就入了禅学的,朱子学派的人也每每在这一点上狠狠地攻击他们。
话说回来,王守仁当然可以批评周仲选错了意识形态路线,但他自己的心镜之喻明明也在反衬着自己的牵挂,这应该才是他沉默良久的原因吧。而他最后做出的回答,其实与多年前游杭州时对那名修闭口禅的僧人的棒喝如出一辙:亲情是天理,既不应割舍,亦无法割舍。然而耐人寻味的是,多年前王守仁的棒喝可以脱口而出,而在修养与阅历大增之后却迟疑了许多。
家事与国事,都在挑战着王守仁的心镜修为。我们再看他在这时写下的《舟夜》一诗:
随处看山一叶舟,夜深霜月亦兼愁。
翠华此际游何地?画角中宵起戍楼。
甲马尚屯淮海北,旌旗初散楚江头。
舟中无眠,引发焦灼的全是武宗御驾亲征的事情。尾联“洪涛滚滚乘风势,容易开帆不易收”一语双关,风势太大,船帆易开难收,而武宗摆出如此大的阵仗,不知道该怎样收场,而自己作为平叛的首倡者,义无反顾地跳进这个烂泥塘,也不知道将来怎样收场。
王守仁索性住进了九华山的僧舍,每日只是静坐。前文有述,静坐是他提倡的一种修养方式,这一点既与宋元理学家并无二致,而源头并不在儒家,而在佛、道。而这一切都被武宗派来的人看在眼里,武宗知情后便放下了心:“王守仁是学道之人,召之即至,怎会谋反呢?”
武宗既安了心,便没必要真让王守仁来南京觐见了,免得听他聒噪那些逆耳忠言,于是又一道圣旨,打发王守仁原路返回了。回程不被人阻,却被风滞,仿佛事事总难如意,所幸风是南风,总还带来了一丝春意:
岁寒犹叹滞江滨,渐喜阳回大地春。
未有一丝添衮绣,谩提三尺净风尘。
丹心倍觉年来苦,白发从教镜里新。
若待完名始归隐,桃花笑杀武陵人。
冬江尽说风长北,偏我北来风便南。
未必天公真有意,却逢人事偶相参。
残农得暖堪登获,破屋多寒且曝檐。
果使困穷能稍济,不妨经月阻江潭。
苦意每多,白发新添,想辞官归隐却身不由己,所谓武陵人的讪笑无非都是自嘲。
其实在这种时候,倘若王守仁真的辞官归隐,无职无权,不知会有多少污水泼到他的身上,而他不会有半分还手之力,最后很可能会落到冀元亨那样的下场。越在这种时候,权力、人脉、努力才尤其重要,只是正人君子每每会因为沮丧和倦怠而失去斗志,误以为只要退一步就真的可以海阔天空。所以,王守仁此时的“身不由己”对他反而是一件幸事。
阻风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幸事,毕竟南风里的春意吹来了农耕的希望,王守仁因此毫不介意行程上的耽搁。友人或许为这样的耽搁生疑,他便以《用韵答伍汝真》这样的诗来展现一回潇洒的姿态:
莫怪乡思日夜深,干戈衰病两相侵。
孤肠自信终如铁,众口从教尽铄金!
碧水丹山曾旧约,青天白日是知心。
首联语带伤感,很有几分倦于仕途的情绪。颔联一转而入豪迈,任凭群情汹汹、众口铄金,我只求问心无愧。颈联和尾联憧憬着和友人携手归隐的生活,自信我心有青天白日为鉴,又何妨笑骂由人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厘之间,所以王守仁的弟子与再传弟子往往有失之毫厘就入了禅学的,朱子学派的人也每每在这一点上狠狠地攻击他们。
话说回来,王守仁当然可以批评周仲选错了意识形态路线,但他自己的心镜之喻明明也在反衬着自己的牵挂,这应该才是他沉默良久的原因吧。而他最后做出的回答,其实与多年前游杭州时对那名修闭口禅的僧人的棒喝如出一辙:亲情是天理,既不应割舍,亦无法割舍。然而耐人寻味的是,多年前王守仁的棒喝可以脱口而出,而在修养与阅历大增之后却迟疑了许多。
家事与国事,都在挑战着王守仁的心镜修为。我们再看他在这时写下的《舟夜》一诗:
随处看山一叶舟,夜深霜月亦兼愁。
翠华此际游何地?画角中宵起戍楼。
甲马尚屯淮海北,旌旗初散楚江头。
舟中无眠,引发焦灼的全是武宗御驾亲征的事情。尾联“洪涛滚滚乘风势,容易开帆不易收”一语双关,风势太大,船帆易开难收,而武宗摆出如此大的阵仗,不知道该怎样收场,而自己作为平叛的首倡者,义无反顾地跳进这个烂泥塘,也不知道将来怎样收场。
王守仁索性住进了九华山的僧舍,每日只是静坐。前文有述,静坐是他提倡的一种修养方式,这一点既与宋元理学家并无二致,而源头并不在儒家,而在佛、道。而这一切都被武宗派来的人看在眼里,武宗知情后便放下了心:“王守仁是学道之人,召之即至,怎会谋反呢?”
武宗既安了心,便没必要真让王守仁来南京觐见了,免得听他聒噪那些逆耳忠言,于是又一道圣旨,打发王守仁原路返回了。回程不被人阻,却被风滞,仿佛事事总难如意,所幸风是南风,总还带来了一丝春意:
岁寒犹叹滞江滨,渐喜阳回大地春。
未有一丝添衮绣,谩提三尺净风尘。
丹心倍觉年来苦,白发从教镜里新。
若待完名始归隐,桃花笑杀武陵人。
冬江尽说风长北,偏我北来风便南。
未必天公真有意,却逢人事偶相参。
残农得暖堪登获,破屋多寒且曝檐。
果使困穷能稍济,不妨经月阻江潭。
苦意每多,白发新添,想辞官归隐却身不由己,所谓武陵人的讪笑无非都是自嘲。
其实在这种时候,倘若王守仁真的辞官归隐,无职无权,不知会有多少污水泼到他的身上,而他不会有半分还手之力,最后很可能会落到冀元亨那样的下场。越在这种时候,权力、人脉、努力才尤其重要,只是正人君子每每会因为沮丧和倦怠而失去斗志,误以为只要退一步就真的可以海阔天空。所以,王守仁此时的“身不由己”对他反而是一件幸事。
阻风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幸事,毕竟南风里的春意吹来了农耕的希望,王守仁因此毫不介意行程上的耽搁。友人或许为这样的耽搁生疑,他便以《用韵答伍汝真》这样的诗来展现一回潇洒的姿态:
莫怪乡思日夜深,干戈衰病两相侵。
孤肠自信终如铁,众口从教尽铄金!
碧水丹山曾旧约,青天白日是知心。
首联语带伤感,很有几分倦于仕途的情绪。颔联一转而入豪迈,任凭群情汹汹、众口铄金,我只求问心无愧。颈联和尾联憧憬着和友人携手归隐的生活,自信我心有青天白日为鉴,又何妨笑骂由人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