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卷小僧 (第2/2页)
对我隐瞒着什么事没说……”
“唔。”
“总之,去了就知道答案吧。”
“你要去?”
“今晚去。”
“今晚?”
“我向安德大人说,你也跟我一起去。”
“你真会安排。”
“安德大人说务必在今晚来,我就对他说,今晚源博雅大人会光临,倘若不介意我跟博雅大人一起前去,今晚我们会去造访。”
“然后呢……”
“就是我跟你一起去也可以,博雅,怎样?要不要去……”
“唔,恩。”
“走。”
“走。”
事情就这样决定了。
五
确实可以听到声音。
月光中传来念诵《观音经》的声音。
“正、正是那个声音……”安德压低嗓子说。
不是成人的声音,就算说是孩子、女人的声音也说得过去。
“果然没错……”晴明倾耳听着声音点头。
“确实是……”博雅也面露紧张地说。
“该,该怎么办?”明珍望着晴明。
安德,明珍,以及晴明、博雅,四人站在经堂西边。
对面不远处便是刚建成的观音堂。
观音堂在月光中,看上去宛如用深蓝色的墨画成的黑影。
明珍手持蜡烛,他在自己手持的蜡烛亮光中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样,“先进去看看……”晴明道。
“您,您说要进去?”安德问。
“是。”
晴明唇边浮出那个无以形容、类似笑容的表情。
“不进去看就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,详细内情事后再说。”
晴明的视线移开观音堂,回头问明珍:“抱歉,能不能借一下你的灯火?”
“是,是,当然可以。”明珍递出手中的蜡烛。
晴明伸手接过蜡烛。
“您,您单独一人进去?”
“是。”
晴明颔首,正准备跨步时,博雅开口叫住他:
“等等,晴明……我也去。”
你也要去?
晴明差点脱口这样问,接着马上换个称呼:
“博雅大人也要进去吗?”
如果只有两人独处时,晴明会直呼博雅的名字或以“你”代称,但是有第三者在旁时便不能如此称呼。
因为博雅的官位比晴明高。
“反正我都来到现场,让我看看那位诵经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,也不碍事吧。”
说这话时,博雅已经站到晴明身边。
“明珍大人和其他人看到声音主人时都没事,就算我看到了,应该也会没事,何况今晚我跟晴明大人一起,怎么可能会有危险。”
博雅说得头头是道。
“晴明大人,我们进去吧。”博雅催促晴明。
手持蜡烛的晴明先跨开脚步,博雅跟在身后。
安德和明珍则留在月光中。
即便没有烛光,因有月光,外面还算明亮。
晴明和博雅随着烛光一起登上观音堂。
亮光和两人的身姿消失在观音堂内。
六
观音堂内漆黑如墨。
假如没有烛光,恐怕寸步难行。
黑暗中传来诵经声。
“晴明,在那里。”博雅在晴明身后开口。
“我知道。”晴明边点头边继续前行。
对方仍在诵经。
结果——
黑暗中果然出现一个看似人影的朦胧东西。
有人坐在千手观音菩萨像前的地板上。
挨近仔细看——
“这不是个孩子吗?”博雅在晴明耳边低声问。
“恩。”
看上去大概十三、四岁。
一身和尚打扮的孩子,面前摊开看似卷轴的东西,正在读着内容。
他以稚气未脱的声音勉强学着大人那般,正在大声吟诵《观音经》,那声音与其说是恐怖,不如说可爱来得恰当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晴明问,但小和尚没回应。
只是继续专心诵经。
“你听不见吗”
博雅如此说十,小和尚的声音骤然产生变化。
声音变得断断续续,同时小和尚也开始扭着身子。
小和尚诵到此,发出“哎呀”叫声。
“热,热啊,热啊……”
他激烈挣扎,并大喊:“师父,我好热啊!”
小和尚虽然扭动身子挣扎,仍然没放弃诵经。
众……中……,八方……四千众生……
他看上去很痛苦,最后终于发不出声音——
接着,小和尚的身体突然发出亮光燃烧起来。
“喂,喂,晴明!”
博雅发出叫声时,小和尚已经失去踪影。
“不见了!晴明,他消失了……”
举高蜡烛仔细观看,也只看得见崭新的地板,没发现任何烧焦或火焰燃烧的痕迹。
“晴、晴明……”
“看来……”晴明高举蜡烛喃喃自语:“我必须仔细向安德大人请教一番了……”
七
晴明、博雅和安德、明珍在点着灯的住持房中相对而坐。
“我早就料到您可能会察觉真相。”安德说。
“是谁把那卷经文弄成那样?”晴明问。
“是我。”明珍行了个礼。
“那是个性情温和的孩子……”安德深深叹口气说。
“喂,晴明,他们两人在说什么?”博雅问。
“博雅大人,你只要继续听下去,便可以明白……”晴明道。
博雅微微鼓起脸颊禁声。
“那么,两位是一开始就知道他是谁了?”晴明问。
“是。”明珍点头。
“他是本寺于十三年前收养的孩子,名叫真念。”安德说:“现在寺院内已经罕得有人记得他的事,而记得的人也故意守口如瓶,不向不知道的人提起任何一字。”
“为什么也对我隐瞒此事呢?”晴明问。
“因为会令我们蒙羞,我们本以为即使晴明大人不知此事,也能设法帮那孩子的忙,都怪我们的想法太浅薄。”安德带着奇妙的表情老实说。
接着他痛苦地微微摇头,咬着牙齿。
“唉,真念,原谅我吧……”
安德眼里泛起泪水。
“他真的是个性情温和的孩子,也很喜欢我,成天叫着师父、师父……”
“您能说来听听吗?”
“是,我会全部说出……”
安德开始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八
真念是个既聪明又体贴的孩子。
十岁时,被送到鸡鸣寺。
因为全家人死于时疫,邻近村人便把他送到寺院。
安德为他取名为真念。
真念不但能迅速办完寺院杂事,也很喜欢模仿安德的成人声音诵经。
“只是,他是个耳背的孩子……”
真念虽然挽回一条命,却也落病了,是会发高烧的病。
大概是因高烧而烧坏了耳朵。
如果不在真念的耳边大声说话,他会听不到。
连诵经给他听时,也必须在他耳边大声朗诵。
“我就忍辱说出吧,鸡鸣寺每年有一、两次会从村中传唤女人,并让那儿送般若汤来,大家尽兴玩玩……”
这时,安德会先哄真念睡觉。
但是十年前那天夜晚,真念迟迟不入睡。
“之前我就知道真念很想诵经,所以给了他一卷《观音经》,让他在当时的观音堂内诵经。”
真念那时已读得懂镜文。
“要全部诵毕才能出来……”
安德对真念如此说,让他进入观音堂。
“谢谢师父,真念真的很高兴,很想早日把这卷《观音经》背诵得像师父那样……”
真念在观音堂内开始念诵《观音经》。
然而,真念是个聪明的孩子,或许他很快就念完整卷经文,在宴会正进入高潮时回来。
“所以我在经卷上耍了点花招……”明珍说。
无论再怎么读也读不完的经卷——
“真念是我们害死的,我们应当都堕入畜生道,他既然化为阴魂出现,按理说应该向我们复仇才对,可是他只是拼命诵经,每次听到他那诵经的声音,就会提醒我们自己做了多么可怖的事啊……”
安德双眼朔朔掉落眼泪。
众和尚喝醉酒,踢倒了点着灯火的盘子,却没人察觉,火焰燃烧起来,连正殿也烧了。
虽然扑灭了正殿的火,但不知何时火花飞到半空,波及观音堂。
安德大声呼唤真念,但叫声传不到真念耳内。
火焰中传出真念的诵经声。
“最后,真念被烧死在观音堂内。”
安德抹去眼泪。
“这回寺院久违十年重建了观音堂,是为了超度真念,可是,那孩子化为阴魂出现在观音堂内,到现在仍在朗诵那卷永远也读不完的《观音经》,那孩子的性情实在令人可悲……”
安德放声大哭。
九
“晴明,那孩子真是凄惨啊……”博雅在窄廊上边喝酒边说。
“恩。”
晴明把酒杯放到唇边,一面点头。
庭院中,已经染红的枫叶纷纷离开枝头飘落。
昨晚,晴明和博雅再度前往鸡鸣寺解决了问题。
两人从鸡鸣寺回来后就开始喝酒。
“可是,晴明,你一开始便看破了经卷的事吗?”博雅问。
“恩,看到时就明白了……”
真念朗诵的那卷轴,开始处和结尾处连在一起,无论念多久也永远念不完。
昨晚,晴明手中握着一把出鞘小刀挨近真念,切断开头与结尾相连的地方,让经文分离开来。
佛陀讲说如是普门品时,在座大众中计有八万四千众生,一一都发起无可与之同等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。
真念诵到此,浮出笑容。
“师父,师父!”他站起身大叫:“我念完了,我念完了!”
真念喜不自胜地如此大叫。
叫完后,他脸上挂着笑容望向晴明和博雅。
接着,消失踪影。
“晴明,那时侯的真念,看上去真的很高兴的样子……”博雅说。
“恩。”晴明点头,将酒杯贴在唇上,含了一口酒。
庭院的枫叶不停纷纷飘落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对我隐瞒着什么事没说……”
“唔。”
“总之,去了就知道答案吧。”
“你要去?”
“今晚去。”
“今晚?”
“我向安德大人说,你也跟我一起去。”
“你真会安排。”
“安德大人说务必在今晚来,我就对他说,今晚源博雅大人会光临,倘若不介意我跟博雅大人一起前去,今晚我们会去造访。”
“然后呢……”
“就是我跟你一起去也可以,博雅,怎样?要不要去……”
“唔,恩。”
“走。”
“走。”
事情就这样决定了。
确实可以听到声音。
月光中传来念诵《观音经》的声音。
“正、正是那个声音……”安德压低嗓子说。
不是成人的声音,就算说是孩子、女人的声音也说得过去。
“果然没错……”晴明倾耳听着声音点头。
“确实是……”博雅也面露紧张地说。
“该,该怎么办?”明珍望着晴明。
安德,明珍,以及晴明、博雅,四人站在经堂西边。
对面不远处便是刚建成的观音堂。
观音堂在月光中,看上去宛如用深蓝色的墨画成的黑影。
明珍手持蜡烛,他在自己手持的蜡烛亮光中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样,“先进去看看……”晴明道。
“您,您说要进去?”安德问。
“是。”
晴明唇边浮出那个无以形容、类似笑容的表情。
“不进去看就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,详细内情事后再说。”
晴明的视线移开观音堂,回头问明珍:“抱歉,能不能借一下你的灯火?”
“是,是,当然可以。”明珍递出手中的蜡烛。
晴明伸手接过蜡烛。
“您,您单独一人进去?”
“是。”
晴明颔首,正准备跨步时,博雅开口叫住他:
“等等,晴明……我也去。”
你也要去?
晴明差点脱口这样问,接着马上换个称呼:
“博雅大人也要进去吗?”
如果只有两人独处时,晴明会直呼博雅的名字或以“你”代称,但是有第三者在旁时便不能如此称呼。
因为博雅的官位比晴明高。
“反正我都来到现场,让我看看那位诵经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,也不碍事吧。”
说这话时,博雅已经站到晴明身边。
“明珍大人和其他人看到声音主人时都没事,就算我看到了,应该也会没事,何况今晚我跟晴明大人一起,怎么可能会有危险。”
博雅说得头头是道。
“晴明大人,我们进去吧。”博雅催促晴明。
手持蜡烛的晴明先跨开脚步,博雅跟在身后。
安德和明珍则留在月光中。
即便没有烛光,因有月光,外面还算明亮。
晴明和博雅随着烛光一起登上观音堂。
亮光和两人的身姿消失在观音堂内。
观音堂内漆黑如墨。
假如没有烛光,恐怕寸步难行。
黑暗中传来诵经声。
“晴明,在那里。”博雅在晴明身后开口。
“我知道。”晴明边点头边继续前行。
对方仍在诵经。
结果——
黑暗中果然出现一个看似人影的朦胧东西。
有人坐在千手观音菩萨像前的地板上。
挨近仔细看——
“这不是个孩子吗?”博雅在晴明耳边低声问。
“恩。”
看上去大概十三、四岁。
一身和尚打扮的孩子,面前摊开看似卷轴的东西,正在读着内容。
他以稚气未脱的声音勉强学着大人那般,正在大声吟诵《观音经》,那声音与其说是恐怖,不如说可爱来得恰当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晴明问,但小和尚没回应。
只是继续专心诵经。
“你听不见吗”
博雅如此说十,小和尚的声音骤然产生变化。
声音变得断断续续,同时小和尚也开始扭着身子。
小和尚诵到此,发出“哎呀”叫声。
“热,热啊,热啊……”
他激烈挣扎,并大喊:“师父,我好热啊!”
小和尚虽然扭动身子挣扎,仍然没放弃诵经。
众……中……,八方……四千众生……
他看上去很痛苦,最后终于发不出声音——
接着,小和尚的身体突然发出亮光燃烧起来。
“喂,喂,晴明!”
博雅发出叫声时,小和尚已经失去踪影。
“不见了!晴明,他消失了……”
举高蜡烛仔细观看,也只看得见崭新的地板,没发现任何烧焦或火焰燃烧的痕迹。
“晴、晴明……”
“看来……”晴明高举蜡烛喃喃自语:“我必须仔细向安德大人请教一番了……”
晴明、博雅和安德、明珍在点着灯的住持房中相对而坐。
“我早就料到您可能会察觉真相。”安德说。
“是谁把那卷经文弄成那样?”晴明问。
“是我。”明珍行了个礼。
“那是个性情温和的孩子……”安德深深叹口气说。
“喂,晴明,他们两人在说什么?”博雅问。
“博雅大人,你只要继续听下去,便可以明白……”晴明道。
博雅微微鼓起脸颊禁声。
“那么,两位是一开始就知道他是谁了?”晴明问。
“是。”明珍点头。
“他是本寺于十三年前收养的孩子,名叫真念。”安德说:“现在寺院内已经罕得有人记得他的事,而记得的人也故意守口如瓶,不向不知道的人提起任何一字。”
“为什么也对我隐瞒此事呢?”晴明问。
“因为会令我们蒙羞,我们本以为即使晴明大人不知此事,也能设法帮那孩子的忙,都怪我们的想法太浅薄。”安德带着奇妙的表情老实说。
接着他痛苦地微微摇头,咬着牙齿。
“唉,真念,原谅我吧……”
安德眼里泛起泪水。
“他真的是个性情温和的孩子,也很喜欢我,成天叫着师父、师父……”
“您能说来听听吗?”
“是,我会全部说出……”
安德开始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真念是个既聪明又体贴的孩子。
十岁时,被送到鸡鸣寺。
因为全家人死于时疫,邻近村人便把他送到寺院。
安德为他取名为真念。
真念不但能迅速办完寺院杂事,也很喜欢模仿安德的成人声音诵经。
“只是,他是个耳背的孩子……”
真念虽然挽回一条命,却也落病了,是会发高烧的病。
大概是因高烧而烧坏了耳朵。
如果不在真念的耳边大声说话,他会听不到。
连诵经给他听时,也必须在他耳边大声朗诵。
“我就忍辱说出吧,鸡鸣寺每年有一、两次会从村中传唤女人,并让那儿送般若汤来,大家尽兴玩玩……”
这时,安德会先哄真念睡觉。
但是十年前那天夜晚,真念迟迟不入睡。
“之前我就知道真念很想诵经,所以给了他一卷《观音经》,让他在当时的观音堂内诵经。”
真念那时已读得懂镜文。
“要全部诵毕才能出来……”
安德对真念如此说,让他进入观音堂。
“谢谢师父,真念真的很高兴,很想早日把这卷《观音经》背诵得像师父那样……”
真念在观音堂内开始念诵《观音经》。
然而,真念是个聪明的孩子,或许他很快就念完整卷经文,在宴会正进入高潮时回来。
“所以我在经卷上耍了点花招……”明珍说。
无论再怎么读也读不完的经卷——
“真念是我们害死的,我们应当都堕入畜生道,他既然化为阴魂出现,按理说应该向我们复仇才对,可是他只是拼命诵经,每次听到他那诵经的声音,就会提醒我们自己做了多么可怖的事啊……”
安德双眼朔朔掉落眼泪。
众和尚喝醉酒,踢倒了点着灯火的盘子,却没人察觉,火焰燃烧起来,连正殿也烧了。
虽然扑灭了正殿的火,但不知何时火花飞到半空,波及观音堂。
安德大声呼唤真念,但叫声传不到真念耳内。
火焰中传出真念的诵经声。
“最后,真念被烧死在观音堂内。”
安德抹去眼泪。
“这回寺院久违十年重建了观音堂,是为了超度真念,可是,那孩子化为阴魂出现在观音堂内,到现在仍在朗诵那卷永远也读不完的《观音经》,那孩子的性情实在令人可悲……”
安德放声大哭。
“晴明,那孩子真是凄惨啊……”博雅在窄廊上边喝酒边说。
“恩。”
晴明把酒杯放到唇边,一面点头。
庭院中,已经染红的枫叶纷纷离开枝头飘落。
昨晚,晴明和博雅再度前往鸡鸣寺解决了问题。
两人从鸡鸣寺回来后就开始喝酒。
“可是,晴明,你一开始便看破了经卷的事吗?”博雅问。
“恩,看到时就明白了……”
真念朗诵的那卷轴,开始处和结尾处连在一起,无论念多久也永远念不完。
昨晚,晴明手中握着一把出鞘小刀挨近真念,切断开头与结尾相连的地方,让经文分离开来。
佛陀讲说如是普门品时,在座大众中计有八万四千众生,一一都发起无可与之同等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。
真念诵到此,浮出笑容。
“师父,师父!”他站起身大叫:“我念完了,我念完了!”
真念喜不自胜地如此大叫。
叫完后,他脸上挂着笑容望向晴明和博雅。
接着,消失踪影。
“晴明,那时侯的真念,看上去真的很高兴的样子……”博雅说。
“恩。”晴明点头,将酒杯贴在唇上,含了一口酒。
庭院的枫叶不停纷纷飘落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