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蛇传 (第1/2页)
一
京城东山长乐寺的僧人实惠,在寺内是著名人物。
并非实惠有过人之处,毋宁说原因正好相反。
若直截了当地说,可以形容他是个愚蠢的好人,不过光如此形容仍不足以充分表述这位人物。这样说漏掉了实惠这位僧人最重要的部分。
他确实记性不好。
今年五十七岁,先不说大部头的《法华经》,连其他短篇幅的经典,他也无法背诵。甚至连《般若心经》也念得结结巴巴。
据说他在七岁左右就出家,当了五十年的僧人竟得出如此结果,确实令人摇头。
做事情也很慢。
一般人花不了半天工夫便能做完的事,他通常要花一天以上才能完成。
进食一场一菜时,既会洒汤汁,又会掉饭粒。他当然会捡拾掉落的饭粒吃,但洒了汤汁时,若是洒在餐盘上,他会吸吮餐盘;若是洒在衣袖上,他会吸吮衣袖。
他不擅长和别人说话,无法正确传达自己的想法。愈是想传达,便愈支支吾吾。因此,他和别人说话时,总是垂着脸。声音也很小。
于是,他在寺内老是做些洗衣、打扫等工作,类似小和尚。
同龄或年纪比他小的和尚经常嘲笑他,有时也会骂他做事慢吞吞,尽管如此,实惠还算受大家喜爱。
为实惠具有一种品德。
他的品德算是一种很奇妙的风格。说他温和或许不恰当,不过他确实从未埋怨过别人或对人发牢骚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他都不出口骂人,更不会在背后说别人坏话。
某天,实惠到山上摘取野花,打算供在佛前。
山下仍留有暑气,山中却已入秋。
龙胆零零落落地盛开,实惠摘着龙胆,渐次走进深山,不知不觉中竟迷了路。天色逐渐昏暗,实惠发现一棵大樟树,决定在树下过夜。
到了夜晚,山中气温急剧下降,幸好还未冷得令人无法忍受。比起寒冷,挨饿更难受。不过,这也还撑得住。
实惠背靠树干迷迷糊糊地入睡,亥时(夜晚十点)左右,他听到远处传来声音。
那声音很细微,原来是某人在念诵经文。
念的是《法华经》。
那人声音高贵,整夜都在念诵经文。
实惠通宵未眠地听着念经声,本来挂在树枝间的星子一颗颗消失,东方天空逐渐泛白。
然而,念诵《法华经》的声音依旧不止。
实惠站起,步向声音传来的方向。
他在树林中走着走着,来到一块空地,看到一问腐朽的房子。
柱子已倒塌,屋顶也掉落了,四周更被丛生野草笼罩,但确实是间房子。
怪了,怎么会有人住在这种房子,并在念诵《法华经》呢——
实惠暗忖。
可是,念诵《法华经》的声音确实自此传来,况且此时此刻那声音也听得到。
实惠拨开草丛,朝声音方向继续前行,之后看到草丛中有块荆棘满布、年久生苔的岩石。
这时,他依旧听得到声音。
本来以为或许有仙人坐在岩石上念经,但岩石上当然没有任何人。
真是不可思议啊——
实惠伸手触摸岩石,指尖感觉有点温湿。
实惠大吃一惊收回手。
“哎呀!”
同时响起女子的叫声。
念诵《法华经》的声音已停止。
此时——
实惠眼前的岩石突然逐渐变高。
仔细一看,原来那不是岩石,而是一名身穿破烂衣服的尼姑——是女法师。
随着女法师站起,缠在她身上的荆棘也依次断裂。
对方不是普通的女法师。
是一位老妇。
看上去,年龄约莫六十五岁。
实惠和她视线相交。
“哇!”
女法师突然发出类似婴儿的叫声,转身就跑。
“哇!”
“哇!”
叫声逐渐远去,眨眼间,女法师已消失在森林中,不见人影。
二
夏季即将结束。
吹来的风中,不时带有秋天的气息。
蝉声一天比一天弱。
只要不走到阳光下,已经不会让人感到任何暑气。
晴明和博雅坐在屋檐下的窄廊上,在风中一派闲情逸致地喝酒。因为阳光照不到屋檐下,风很舒服。
时辰刚过正午,明亮的阳光射在庭院。
庭院的野草丛中,秋季植物也增多了。
远处有丛黄花败酱,近处盛开着龙胆和桔梗。龙胆昨天才刚开花。
蝉声在这些花草上孤寂地响起。
杯中的酒若空了,蜜虫会为他们斟上。
晴明和博雅只是气定神闲地将酒杯送至唇边。
“晴明啊……”博雅微醺地开口。
“什么事?博雅。”
晴明的红唇微微含着酒味和笑容,望着博雅。
“最近我走在庭院时,经常会不小心踏到夏蝉的尸骸。”
“嗯。”
“前些天还叫得那么响亮的蝉,今天就变成尸骸躺在地面……”
“这又怎么了?”晴明问。
博雅沉默了一会儿,才低声答:
“晴明,那样就可以吧……”
“‘那样’指的是什么事?”
“生在这个世间,在有限的生涯中,一味地呜叫,完成了某件事后,某天早晨,肉体沾着朝露躺在地面……我是说,这样就可以吧,晴明……”
“博雅,你怎么了?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你今天似乎特别怪……”
“我有时也会有心事。”
“博雅,你是不是有了意中人?”
“喂,晴明,我说的明明不是这种事。你不要提这个。”
“博雅,你声音变大了。”
“没有变大。”
“你看!”
“你老是这样嘲弄别人,这是你的坏习惯。我刚才是说,今天早晨看见蝉的尸骸,所以有点感慨,就这样而已。你不要开我玩笑……”
“抱歉。”晴明道:“那么,你到底在感慨什么?”
“我真正想说的是,人也应该在有限的生涯中,尽己所能地去呜叫。可是,经你这么一嘲弄,我觉得,虽然我说出我的感想,但心里真正的想法不知该怎么形容,反正就是我内心的真正感慨,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……”
“哎,对不起,博雅,是我不好。”
“算了。”
“博雅,你不是在闹别扭吧?”
“这点小事,我闹什么别扭?”
“那就好。我正打算要你陪我办一件事。”
“什么事?”
“长乐寺的念海僧都托我办一件事。今晚,我必须前往东山长乐寺一趟。”
“对方托你办什么事?”
“事情是这样的。”
晴明开始描述以下的事。
三
众人都察觉最近的实惠有点怪。
他早上老是起不了床。
实惠在寺内角落搭了一间简陋茅屋,独自一人住在屋内。若是往常,每天早上他比任何人都早起。打扫完院子等处的落叶和小树枝后,再去吃饭。
但是,这五天来,他每天都无法自己起床。
待其他僧人去叫他,他才勉强醒来,起床后,只见他脸色苍白,面容憔悴。不但睡眼惺忪,脚步亦踉踉跄跄。
第二天比第一天严重,第四天比第三天严重,到了第五天,实惠更加消瘦,眼眶也凹陷了。别人对他说:
“你大概生病了,躺着吧。”
“我没有生病。我很健康,请各位不用担忧。”
实惠总是如此答。
“这里咱一定有蹊跷。”
于是有几名僧人在天还未全亮时,点着灯火悄悄去偷窥实惠的草庵。
他们在外面微微拉开格子板墙,把眼睛贴在缝隙偷看,只见屋内似乎有东西在蠕动。
本以为是实惠在翻身,但实际上似乎不是如此。
唔唔唔……
唔唔唔……
屋内甚至传出听起来像是实惠发出的低沉呻吟声。
僧人再将格子板墙往上拉开,腾出更大空隙后,继而将手持的灯火伸进窗缝细瞧屋内。
啊!
偷窥的僧人暗叫一声。他之所以没出声,是因为他看到的光景实在太骇人了。
原来实惠全身缠着一条长约五寻的大白蛇。那条大白蛇边缠着实惠边在蠕动。白蛇抬起头,脖子弯如镰刀,用蛇头在实惠的额头或脸颊蹭个不停。
白蛇有时会伸出青色舌头,一闪一闪地舔着实惠的嘴唇。
众人再也看不下去,终于“哇”一声大喊出来,往后跳开。
格子板墙“砰”一声关上了。
众人无法再偷窥屋内,也无法叫唤实惠。几名僧人就趴在地上,勉强拖着哆哆嗦嗦的膝盖,好不容易才逃回来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京城东山长乐寺的僧人实惠,在寺内是著名人物。
并非实惠有过人之处,毋宁说原因正好相反。
若直截了当地说,可以形容他是个愚蠢的好人,不过光如此形容仍不足以充分表述这位人物。这样说漏掉了实惠这位僧人最重要的部分。
他确实记性不好。
今年五十七岁,先不说大部头的《法华经》,连其他短篇幅的经典,他也无法背诵。甚至连《般若心经》也念得结结巴巴。
据说他在七岁左右就出家,当了五十年的僧人竟得出如此结果,确实令人摇头。
做事情也很慢。
一般人花不了半天工夫便能做完的事,他通常要花一天以上才能完成。
进食一场一菜时,既会洒汤汁,又会掉饭粒。他当然会捡拾掉落的饭粒吃,但洒了汤汁时,若是洒在餐盘上,他会吸吮餐盘;若是洒在衣袖上,他会吸吮衣袖。
他不擅长和别人说话,无法正确传达自己的想法。愈是想传达,便愈支支吾吾。因此,他和别人说话时,总是垂着脸。声音也很小。
于是,他在寺内老是做些洗衣、打扫等工作,类似小和尚。
同龄或年纪比他小的和尚经常嘲笑他,有时也会骂他做事慢吞吞,尽管如此,实惠还算受大家喜爱。
为实惠具有一种品德。
他的品德算是一种很奇妙的风格。说他温和或许不恰当,不过他确实从未埋怨过别人或对人发牢骚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他都不出口骂人,更不会在背后说别人坏话。
某天,实惠到山上摘取野花,打算供在佛前。
山下仍留有暑气,山中却已入秋。
龙胆零零落落地盛开,实惠摘着龙胆,渐次走进深山,不知不觉中竟迷了路。天色逐渐昏暗,实惠发现一棵大樟树,决定在树下过夜。
到了夜晚,山中气温急剧下降,幸好还未冷得令人无法忍受。比起寒冷,挨饿更难受。不过,这也还撑得住。
实惠背靠树干迷迷糊糊地入睡,亥时(夜晚十点)左右,他听到远处传来声音。
那声音很细微,原来是某人在念诵经文。
念的是《法华经》。
那人声音高贵,整夜都在念诵经文。
实惠通宵未眠地听着念经声,本来挂在树枝间的星子一颗颗消失,东方天空逐渐泛白。
然而,念诵《法华经》的声音依旧不止。
实惠站起,步向声音传来的方向。
他在树林中走着走着,来到一块空地,看到一问腐朽的房子。
柱子已倒塌,屋顶也掉落了,四周更被丛生野草笼罩,但确实是间房子。
怪了,怎么会有人住在这种房子,并在念诵《法华经》呢——
实惠暗忖。
可是,念诵《法华经》的声音确实自此传来,况且此时此刻那声音也听得到。
实惠拨开草丛,朝声音方向继续前行,之后看到草丛中有块荆棘满布、年久生苔的岩石。
这时,他依旧听得到声音。
本来以为或许有仙人坐在岩石上念经,但岩石上当然没有任何人。
真是不可思议啊——
实惠伸手触摸岩石,指尖感觉有点温湿。
实惠大吃一惊收回手。
“哎呀!”
同时响起女子的叫声。
念诵《法华经》的声音已停止。
此时——
实惠眼前的岩石突然逐渐变高。
仔细一看,原来那不是岩石,而是一名身穿破烂衣服的尼姑——是女法师。
随着女法师站起,缠在她身上的荆棘也依次断裂。
对方不是普通的女法师。
是一位老妇。
看上去,年龄约莫六十五岁。
实惠和她视线相交。
“哇!”
女法师突然发出类似婴儿的叫声,转身就跑。
“哇!”
“哇!”
叫声逐渐远去,眨眼间,女法师已消失在森林中,不见人影。
夏季即将结束。
吹来的风中,不时带有秋天的气息。
蝉声一天比一天弱。
只要不走到阳光下,已经不会让人感到任何暑气。
晴明和博雅坐在屋檐下的窄廊上,在风中一派闲情逸致地喝酒。因为阳光照不到屋檐下,风很舒服。
时辰刚过正午,明亮的阳光射在庭院。
庭院的野草丛中,秋季植物也增多了。
远处有丛黄花败酱,近处盛开着龙胆和桔梗。龙胆昨天才刚开花。
蝉声在这些花草上孤寂地响起。
杯中的酒若空了,蜜虫会为他们斟上。
晴明和博雅只是气定神闲地将酒杯送至唇边。
“晴明啊……”博雅微醺地开口。
“什么事?博雅。”
晴明的红唇微微含着酒味和笑容,望着博雅。
“最近我走在庭院时,经常会不小心踏到夏蝉的尸骸。”
“嗯。”
“前些天还叫得那么响亮的蝉,今天就变成尸骸躺在地面……”
“这又怎么了?”晴明问。
博雅沉默了一会儿,才低声答:
“晴明,那样就可以吧……”
“‘那样’指的是什么事?”
“生在这个世间,在有限的生涯中,一味地呜叫,完成了某件事后,某天早晨,肉体沾着朝露躺在地面……我是说,这样就可以吧,晴明……”
“博雅,你怎么了?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你今天似乎特别怪……”
“我有时也会有心事。”
“博雅,你是不是有了意中人?”
“喂,晴明,我说的明明不是这种事。你不要提这个。”
“博雅,你声音变大了。”
“没有变大。”
“你看!”
“你老是这样嘲弄别人,这是你的坏习惯。我刚才是说,今天早晨看见蝉的尸骸,所以有点感慨,就这样而已。你不要开我玩笑……”
“抱歉。”晴明道:“那么,你到底在感慨什么?”
“我真正想说的是,人也应该在有限的生涯中,尽己所能地去呜叫。可是,经你这么一嘲弄,我觉得,虽然我说出我的感想,但心里真正的想法不知该怎么形容,反正就是我内心的真正感慨,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……”
“哎,对不起,博雅,是我不好。”
“算了。”
“博雅,你不是在闹别扭吧?”
“这点小事,我闹什么别扭?”
“那就好。我正打算要你陪我办一件事。”
“什么事?”
“长乐寺的念海僧都托我办一件事。今晚,我必须前往东山长乐寺一趟。”
“对方托你办什么事?”
“事情是这样的。”
晴明开始描述以下的事。
众人都察觉最近的实惠有点怪。
他早上老是起不了床。
实惠在寺内角落搭了一间简陋茅屋,独自一人住在屋内。若是往常,每天早上他比任何人都早起。打扫完院子等处的落叶和小树枝后,再去吃饭。
但是,这五天来,他每天都无法自己起床。
待其他僧人去叫他,他才勉强醒来,起床后,只见他脸色苍白,面容憔悴。不但睡眼惺忪,脚步亦踉踉跄跄。
第二天比第一天严重,第四天比第三天严重,到了第五天,实惠更加消瘦,眼眶也凹陷了。别人对他说:
“你大概生病了,躺着吧。”
“我没有生病。我很健康,请各位不用担忧。”
实惠总是如此答。
“这里咱一定有蹊跷。”
于是有几名僧人在天还未全亮时,点着灯火悄悄去偷窥实惠的草庵。
他们在外面微微拉开格子板墙,把眼睛贴在缝隙偷看,只见屋内似乎有东西在蠕动。
本以为是实惠在翻身,但实际上似乎不是如此。
唔唔唔……
唔唔唔……
屋内甚至传出听起来像是实惠发出的低沉呻吟声。
僧人再将格子板墙往上拉开,腾出更大空隙后,继而将手持的灯火伸进窗缝细瞧屋内。
啊!
偷窥的僧人暗叫一声。他之所以没出声,是因为他看到的光景实在太骇人了。
原来实惠全身缠着一条长约五寻的大白蛇。那条大白蛇边缠着实惠边在蠕动。白蛇抬起头,脖子弯如镰刀,用蛇头在实惠的额头或脸颊蹭个不停。
白蛇有时会伸出青色舌头,一闪一闪地舔着实惠的嘴唇。
众人再也看不下去,终于“哇”一声大喊出来,往后跳开。
格子板墙“砰”一声关上了。
众人无法再偷窥屋内,也无法叫唤实惠。几名僧人就趴在地上,勉强拖着哆哆嗦嗦的膝盖,好不容易才逃回来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