蝉丸 (第2/2页)
。
有他的气息。
嗵、嗵……心在鸣响。
这副身躯也是发声之器。
身体仿佛在鸣响,被什么击打着,同宇宙共鸣。
仿佛自身如乐器一般被弹奏着。
身躯俨然化为一个自鸣的乐器。
自己如琴弦般迸出第一声震响。
莫非今夜,注定非同寻常?
对不再拿起琵琶之事,本就不曾下过决心。
既然如此,是否琵琶在怀,其实无所谓。
若是无所谓之事,那么刻意地不去弹奏它,反倒显得奇怪了。
蝉丸悄然起身,身影消失在屋檐下。片刻后,他抱着琵琶回来了。
他端坐于檐廊上,想象自己是这山林万籁中的一员,一个自然而然发声的乐。
乃天涵地育之物。
自己只不过刚好抱着琵琶发出响声,参与其中。
拨子撩拨琴弦,弦音袅袅,连绵不绝。
是从唐国渡海而来的琵琶秘曲《流泉》。
袅袅琵琶声从蝉丸指间流溢而出,融入夜色,令人心旷神怡。
伴随琵琶琴音,身躯也松缓下来,隐没于庭中,和森林融为一体。
成为虫萤、草木、石砾,成为凝在草尖的夜露。
一曲终了,身心却仍在森林和月华中徜徉。
蝉丸不由得轻声慨叹:“啊,今宵真是兴致盎然,如此良夜,若能得一通晓乐律之人,彻夜长谈……”
然而,知音何其难寻。在这逢坂山上,索居久矣。
正这么想着,只听得一声:“在此处……”
有人在说话。
“法师欲寻之人在此。”
幽暗处,那说话之人站起身来。
那是略显激动的男人的声音。话语中充满着欣喜,还带着些许忐忑,可以想见说话之人因兴奋而面色绯红的模样。
他的语气又是那样温柔和煦,听来令人心生亲近。
那人大概也不曾想到,自己的话语会如此深入人心。
“是你吧。”蝉丸说,“这三年来几乎每晚都潜身于庭中之人……”
“正是。”那人答道,“只因实在太想听一听蝉丸大人兴之所至、自然而然弹奏的琵琶声……”
“啊,失礼了。其实我一直想放下琵琶,再也不弹奏了。只是,今夜实在……”
“我懂,我懂的。如此良宵,像我们这样的人,定会忍不住和鸣酬唱。情之所至,自然而然地鸣响、吟咏、同这天地共鸣。我们是同一类人呀,我很理解这种心情……”
那人的声音中有着湿意,还微微颤动着,像是在流泪。
“是啊,如你所说,正如你所说。”蝉丸温柔地回答。
“蝉丸大人,您方才弹奏的是《流泉》吧。”
“是的。”
“如今这世上,只有您会弹此曲了……”
“敢问您是……”
“博雅,在下源博雅。”
“哦,那位克明亲王的儿子……”
“正是在下。”博雅颔首。
二
“虽然我方才说过想和人畅谈音律……”蝉丸轻叹,“不过,眼下看来已无须用言语表达了……”
他说着抬起头来,用那双看不见的眼睛,透过屋檐,望向天上的月亮。
“好。”博雅点点头,他站在原地,从怀中取出叶二。
那支从朱雀门之鬼手中得来的鬼笛。
无需言语。笛声和琵琶的合奏,正是博雅和蝉丸两人在畅谈音乐。
“接着,来一曲《啄木》……”
蝉丸轻声说。
“唔……”
博雅发出低沉而喜悦的声音。
《啄木》是承和时期,藤原贞敏从唐代琵琶名家廉承武处学得的琵琶秘曲,和《流泉》《杨贞藻》二曲一起传至日本。
蝉丸拨动琴弦。
铮……
琴弦鸣响。
音韵在庭院的幽暗处回荡、四散。嘈嘈切切的音符渗入夜色中,在它们完全溶解之前,博雅将叶二抵在了唇上。
青色的音丝,从叶二上流溢到月华中,化作了一条朦胧闪着磷光的、青色透明的蛇。
那蛇时而变细,时而变粗,泛着光在月下延伸。
铮……
蝉丸拨弦相和,那光之蛇沐浴着月光渐渐升向天际。
数只犹如蝴蝶之物,在暗处飞舞。
蓝色的、红色的,有的泛着微光,有的明灭闪烁,在飞翔、流淌、沉浮,如泣如诉。
黑暗中浮现出数颗光点,原来是生灵们匍匐而出。
虫鸣声在唱和。
枫树的枝叶相触交汇,唱起一曲对当下时光的赞歌。
喏……
岩石在歌唱。
咙……
月光在讴歌。
咯咯咯咯咯昂——
苍穹在鸣响。
迦陵频在月光下起舞。
铮——
铮——
琵琶在鸣奏。
无数位飞仙翩翩来迟,用指尖轻触每个音符。
霎时撼天动地。
就在天地开始晃动的刹那间——
“吾乃多闻天……”
“吾乃广目天……”
“吾乃持国天……”
“吾乃增长天……”
神佛现身,伴着乐声,手舞足蹈,缓缓地在空中舞动起来。
虫儿在附和。
风儿在附和。
草儿在附和。
花儿在附和。
树木在附和,森林在附和,每一块石和土,以及其中的每一个小生灵,都在附和。
天地在共鸣。
博雅合着双目,吹着叶二。
泪水宛如欢欣的乐声般不断从眼中溢出。
蝉丸的唇角浮起微笑。
宇宙在闪闪发光。
天幕在消融。
蝉丸和博雅就这样交谈着,直至天际洒下第一缕晨光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。
有他的气息。
嗵、嗵……心在鸣响。
这副身躯也是发声之器。
身体仿佛在鸣响,被什么击打着,同宇宙共鸣。
仿佛自身如乐器一般被弹奏着。
身躯俨然化为一个自鸣的乐器。
自己如琴弦般迸出第一声震响。
莫非今夜,注定非同寻常?
对不再拿起琵琶之事,本就不曾下过决心。
既然如此,是否琵琶在怀,其实无所谓。
若是无所谓之事,那么刻意地不去弹奏它,反倒显得奇怪了。
蝉丸悄然起身,身影消失在屋檐下。片刻后,他抱着琵琶回来了。
他端坐于檐廊上,想象自己是这山林万籁中的一员,一个自然而然发声的乐。
乃天涵地育之物。
自己只不过刚好抱着琵琶发出响声,参与其中。
拨子撩拨琴弦,弦音袅袅,连绵不绝。
是从唐国渡海而来的琵琶秘曲《流泉》。
袅袅琵琶声从蝉丸指间流溢而出,融入夜色,令人心旷神怡。
伴随琵琶琴音,身躯也松缓下来,隐没于庭中,和森林融为一体。
成为虫萤、草木、石砾,成为凝在草尖的夜露。
一曲终了,身心却仍在森林和月华中徜徉。
蝉丸不由得轻声慨叹:“啊,今宵真是兴致盎然,如此良夜,若能得一通晓乐律之人,彻夜长谈……”
然而,知音何其难寻。在这逢坂山上,索居久矣。
正这么想着,只听得一声:“在此处……”
有人在说话。
“法师欲寻之人在此。”
幽暗处,那说话之人站起身来。
那是略显激动的男人的声音。话语中充满着欣喜,还带着些许忐忑,可以想见说话之人因兴奋而面色绯红的模样。
他的语气又是那样温柔和煦,听来令人心生亲近。
那人大概也不曾想到,自己的话语会如此深入人心。
“是你吧。”蝉丸说,“这三年来几乎每晚都潜身于庭中之人……”
“正是。”那人答道,“只因实在太想听一听蝉丸大人兴之所至、自然而然弹奏的琵琶声……”
“啊,失礼了。其实我一直想放下琵琶,再也不弹奏了。只是,今夜实在……”
“我懂,我懂的。如此良宵,像我们这样的人,定会忍不住和鸣酬唱。情之所至,自然而然地鸣响、吟咏、同这天地共鸣。我们是同一类人呀,我很理解这种心情……”
那人的声音中有着湿意,还微微颤动着,像是在流泪。
“是啊,如你所说,正如你所说。”蝉丸温柔地回答。
“蝉丸大人,您方才弹奏的是《流泉》吧。”
“是的。”
“如今这世上,只有您会弹此曲了……”
“敢问您是……”
“博雅,在下源博雅。”
“哦,那位克明亲王的儿子……”
“正是在下。”博雅颔首。
“虽然我方才说过想和人畅谈音律……”蝉丸轻叹,“不过,眼下看来已无须用言语表达了……”
他说着抬起头来,用那双看不见的眼睛,透过屋檐,望向天上的月亮。
“好。”博雅点点头,他站在原地,从怀中取出叶二。
那支从朱雀门之鬼手中得来的鬼笛。
无需言语。笛声和琵琶的合奏,正是博雅和蝉丸两人在畅谈音乐。
“接着,来一曲《啄木》……”
蝉丸轻声说。
“唔……”
博雅发出低沉而喜悦的声音。
《啄木》是承和时期,藤原贞敏从唐代琵琶名家廉承武处学得的琵琶秘曲,和《流泉》《杨贞藻》二曲一起传至日本。
蝉丸拨动琴弦。
铮……
琴弦鸣响。
音韵在庭院的幽暗处回荡、四散。嘈嘈切切的音符渗入夜色中,在它们完全溶解之前,博雅将叶二抵在了唇上。
青色的音丝,从叶二上流溢到月华中,化作了一条朦胧闪着磷光的、青色透明的蛇。
那蛇时而变细,时而变粗,泛着光在月下延伸。
铮……
蝉丸拨弦相和,那光之蛇沐浴着月光渐渐升向天际。
数只犹如蝴蝶之物,在暗处飞舞。
蓝色的、红色的,有的泛着微光,有的明灭闪烁,在飞翔、流淌、沉浮,如泣如诉。
黑暗中浮现出数颗光点,原来是生灵们匍匐而出。
虫鸣声在唱和。
枫树的枝叶相触交汇,唱起一曲对当下时光的赞歌。
喏……
岩石在歌唱。
咙……
月光在讴歌。
咯咯咯咯咯昂——
苍穹在鸣响。
迦陵频在月光下起舞。
铮——
铮——
琵琶在鸣奏。
无数位飞仙翩翩来迟,用指尖轻触每个音符。
霎时撼天动地。
就在天地开始晃动的刹那间——
“吾乃多闻天……”
“吾乃广目天……”
“吾乃持国天……”
“吾乃增长天……”
神佛现身,伴着乐声,手舞足蹈,缓缓地在空中舞动起来。
虫儿在附和。
风儿在附和。
草儿在附和。
花儿在附和。
树木在附和,森林在附和,每一块石和土,以及其中的每一个小生灵,都在附和。
天地在共鸣。
博雅合着双目,吹着叶二。
泪水宛如欢欣的乐声般不断从眼中溢出。
蝉丸的唇角浮起微笑。
宇宙在闪闪发光。
天幕在消融。
蝉丸和博雅就这样交谈着,直至天际洒下第一缕晨光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