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魃雨 (第1/2页)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是猎人,在丹波山中过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带着一只黑狗进山,靠着捕捉野猪、野鹿、兔子、绿雉等兽类过日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时也会设置陷阱,但基本上都是用弓矢打猎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山时,虽然并非每次都能遭逢猎物,但只要碰上野猪或野鹿,叫麻吕都一定可以捕获,狩猎本事相当高强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——

        那时的他已经在山中流连了三天,仍未碰到任何一只猎物。

        别说是绿雉了,就连铜长尾雉的声音也听不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大约在五天前,山中发生一场暴风雨,雷声隆隆,小石子般的雨滴击打着大地。

        梅雨来临之前,山中气候有时会闹得很厉害,即便如此,这回的风雨也太猛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待暴风雨停止,山中一切都平稳下来后,叫麻吕才带着狗进入森林。

        梅雨来临之前的山,美不可言。

        树叶不像春天时那般嫩绿,也不像夏天时那般深浓。森林中群聚着形形色色浓淡不一的绿色,充满着发酵般的树木气味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景色虽然令人心旷神怡,但对叫麻吕来说,没有猎物就很麻烦。

        狗的名字叫炭丸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说来,狗的嗅觉比人类出色,连好几天前野兽走动时所留下的足迹气味都能闻得出,而这只炭丸的鼻子比其他狗更灵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——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炭丸,这回在山中无论走了多久,都没有任何反应。

        由于毫无猎物的迹象,叫麻吕正盘算着要不要归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碰到这种状况,还是老老实实下山,改天再来比较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可以在山中咀嚼着干饭,啃食着干肉,再摘采野菜,过个十天都无所谓,只是炭丸会没东西可吃。若是往常,叫麻吕都会给炭丸吃些捕获的猎物肉,但这回没有猎物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是回去吧。”叫麻吕望向脚下,对炭丸如此说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料,炭丸不在叫麻吕的脚下。

        按惯例,炭丸总是跟在叫麻吕的脚下,不然就是在相隔几步的前头,边走边嗅闻猎物的气味,到底怎么了?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回头搜寻,发现炭丸停留在相隔十步远的后头。

        炭丸面向左侧的森林,低声发出呜呜叫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发现猎物时的炭丸,确实经常如此发出低鸣,但是这回的样子有点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自然地放低腰身,视线转向炭丸望去的方向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立即明白炭丸到底在看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有某种青色物体在森林中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是人吗?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心中暗忖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人,对方的动作又太奇怪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很小。

        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到三尺高的小孩子,穿着青色衣服,在森林里奔跑——外表看上去是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那动作不像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人来说,那动作太快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爬上长着苔藓的岩石,继而踩着树根,一会儿移动到那边,一会儿又移动到这边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那物体的移动,它身上青色衣服下摆和袖子也跟着翩翩飞舞。

        若要比喻为某物,光就动作来说的话,与蝴蝶相似。

        眼见它移动到那边,瞬间又移动到这边——令人完全无法预测其下一步动作为何。

        它的动作宛如在地面移动的青色蝴蝶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头上戴着一顶类似乌帽的东西,每逢改变动作方向时,帽缘便会在半空翩翩飞舞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在树丛中忽隐忽现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时,脸部会朝向这边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,叫麻吕发现到一件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那物体脸上没有眼睛——

        它有鼻子,也有嘴巴,唯独没有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那嘴巴像是用刀劈开那般地裂开至耳朵,并且正在笑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咯啊啊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咯啊啊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发出这样的声音,飞快奔驰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妖物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几乎要叫嚷出来,打算逃跑,好不容易才按捺住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无论是走兽或妖物,只要这边背转过身欲逃离现场,对方反倒会紧追上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不如壮起胆子,正面与对方战斗比较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握住弓,架上箭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用力拉开弓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——

        喀啊啊啊啊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不知是打算袭击,或是偶然,那物体竟朝着叫麻吕这方奔驰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汪!

        炭丸吠叫一声,与之同时,弓上的箭也离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噗哧一声,箭头贯穿了那物体的胸口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啪嗒应声而倒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还来不及松一口气时,那物体就又站起。

        炭丸像是要阻止那物体再度活动而狂吠不止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那物体虽然能够站起,却再也无法如之前那般快速行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它只是慢吞吞地蠕动着四肢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既没有看似疼痛的样子,也没有流出鲜血,只是动作比之前缓慢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,嘴巴依旧在笑着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它口中可以看到白色的牙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到底是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    即便叫麻吕挨过去看,那物体也没有打算还击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箭头在青衣上贯穿那物体的胸部正中央。

        再仔细观看,可以看到领子下隆起的胸部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妖怪还是鬼怪,总之,怎么看都应该是女人。

        由于看上去似乎不危险,叫麻吕决定用藤条绑住那物体带回村里。回去后让村里人看了那物体,众人只是惊讶不已,却没有人说得出那物体到底是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生平第一次看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肯定是妖物没错,但不知道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认为,或许僧侣知道是什么,于是带到附近的寺院让僧侣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哎呀,哎呀,这种东西,我也是生平第一次看到……”僧侣也有所不知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无可奈何,只得将那用藤条绑住的物体,拴在自家屋外的树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叫麻吕给予吃食和饮水,但那物体不但不喝水,甚至不吃任何食物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如此,它看起来也没有失去气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动作变得慢慢腾腾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胸口仍然扎着箭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认为,动作变得缓慢应该是因为箭仍扎在胸口所致,因而也就没有拔掉那支箭。

        过了五天,风声传到京城;第十天,叫麻吕带着那物体动身前往京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有这种东西,我一定要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原来是听到风声的藤原为长,遣人传唤了叫麻吕。

        叫麻吕和炭丸被一起带到藤原为长宅邸的庭院。

        为长端坐在阶梯顶上,左右两侧有几位公卿,以及几名身穿黑袍的人,津津有味地挺出身子,凝望着那物体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的腰部捆着绳子,双手被绑在背后。叫麻吕用左手握着绳子另一端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的胸口仍扎着箭。

        体积大约比猴子大了两圈,但当然不是猴子,它身上没有任何一根体毛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头上戴着乌帽,但乌帽下的脸,没有眼睛。脸上只有裂开至耳朵底下的嘴巴,以及鼻子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支箭真的扎在它的胸口吗?”为长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叫麻吕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为什么没有死去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。用刀子刺、或者砍,确实会流出看似青色鲜血的东西,不过那伤口会马上愈合,不会死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抽掉箭,胸口的伤口应该与刀伤一样,会立即愈合,很可能一抽掉箭,那物体便会再度抖擞精神地闹腾起来,所以就那样一直让箭扎在它的胸口。叫麻吕如此说明。

        又说,之所以把它的双手反剪在背后,正是为了不让它自己用手抽掉那支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真是令人毛骨悚然。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为长的细问之下,叫麻吕详细述说了与那物体相遇时的经过,以及射箭时的过程,只是,无论叫麻吕描述得再如何详细,也不表示叫麻吕知道那物体到底是何物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它头上戴着的那个看似乌帽的东西,你摘下看看。”为长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,我试了好几次,每次它都会发出可怕的声音哀嚎不已,所以我从未摘下过。再说,那乌帽好像戴得很紧,不是轻而易举便能摘下的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试试看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为长如此说,叫麻吕伸手去抓那顶看似乌帽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哗哗!

        哗哗!

        啵啵啵啵啵啵啵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叭叭叭叭叭叭叭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发狂般地摇头晃脑,露出牙齿大哭大闹。

        光是看着也会令人觉得很可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把它按住,强制摘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为长如此说,几名下人合力按住那物体,然后自它头上嘎吱嘎吱地硬摘下了那顶看似乌帽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摘下乌帽,露出乌帽底下之物那瞬间,下人们随即大叫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哇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哎呀!”

        下人们一面大叫,一面往旁边跳开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乌帽底下出现了一颗巨大眼珠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任何一根毛的那物体的头顶,有一颗鸡蛋大小的眼珠,那眼珠正炯炯有神地瞪视着在场的所有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往旁跳开的下人之一,手中所握着的东西,正是一直扎在那物体胸口的那支箭。原来下人在按住那物体时,刚好握着那支箭,看到眼珠吓了一跳时,竟同时抽出了那支箭。

        喀啊啊啊啊啊呜!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大叫。

        绑在它身上的绳子也噗哧、噗哧地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蝈喔喔喔喔喔喔嗡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那物体大叫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夏日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庭院的花草。

        庭院里既有已经开花的花草,也有已经凋谢的花草。更有眼下虽然只有茎叶,但只要过了盛夏,秋天气息悄然逼近时分,便会开花的花草。

        蚊子草。

        矮桃。

        吊钟花。

        鸭跖草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开得最大朵的是百合。

        位于土御门大路的晴明宅邸的庭院,宛如从郊外直接割来一块野地那般。庭院中既有药草,也有非药草的花草。乍看之下,像是任花草自生自灭,不过,晴明似乎多少也有精心布置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此刻庭院中的所有花草,虽然还不至于枯萎,却也都奄奄一息,失去了生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阳光热气的烘烤之下,茎叶中的水分,似乎都被外界给夺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地面也干枯无比。

        夜间凝结的些许露珠,于早上掉落地面,庭院的花花草草似乎就靠着那些露水的湿气而活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哎,晴明,好热啊。”源博雅坐在窄廊上如此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确实很热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晴明凉快地穿着白色狩衣。虽然没有特地显露出很热的样子,但看他有时会用袖子对着脸部扇风,表示他毕竟也感觉到了这股暑热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的梅雨期干旱无雨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也有看似梅雨即将到来的日子,不过,终究还是没有下雨,接二连三都是晴天。这种气候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晴天接踵而来之前,曾下了一阵大雨,山陵和树木在那时应该都积存了大量水分,只是,那样的山陵也早已吐放完积存的水分,目前鸭川的水量,不到往年的一半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坐在屋檐下的里边。要是坐在靠近屋檐的地方会被阳光晒到,根本无法如此刻这般悠闲地喝酒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两人就这么喝着酒。

        蜜虫坐在两人一旁,每当酒杯空了,便会在杯子里斟酒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有时会适当地吹来凉风,但凉风不会带走酒后的醉面潮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应该等到晚上才喝比较好吧……”晴明低声自言自语。

        夜晚,太阳下山后过了半个时辰左右,白天的热气多少也会减低,这时只要适宜地起风,恰恰可以成为喝酒的良辰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博雅说:

        “酒,最好是想喝时便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两人就喝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如何,总之就是不下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听说各处都发生了争水问题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博雅没喝光杯里的酒,低声自言自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像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有些稻田因为太干涸,地面都出现裂缝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稻田如果还不进水,今年便无法期待可以收割稻子。这样下去的话,会饿死很多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再说,这味道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博雅皱起眉头,捏住了自己的鼻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,鸭川河滩也是丢弃路毙者或举目无亲的死者尸体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以在乌边野那一带被焚烧的尸体,处境还算很好,许多尸体都被直接扔掉了。而丢弃尸体的场所之一,正是鸭川河滩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便如此,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几次大雨和洪水,适当地冲走被扔在河滩的那些尸体,但一个多月前的那场大雨只下了一阵,虽然让鸭川河水增多了,却没下到足以冲走尸体的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博雅的意思是,在这种艳阳的暴晒之下,那些被遗弃的尸体都腐烂了,臭味甚至随风传送至清末宅邸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有人因这场酷热而死,该人的尸体照样会被丢弃在鸭川河滩。因此,即便旧尸体被晒得干巴巴,新尸体也会发出异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许多寺院在进行祈雨仪式,不过似乎都没有效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晴明,你知道吗?”博雅望向晴明如此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前几天,比叡山的丰莲上人在神泉苑进行祈雨仪式的事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祈雨了五天,好不容易才将乌云召唤至附近,可是就差那么一点,结果还是不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。听说乌云下了一两滴雨水,掉落在池面,却好像被某种气息给推了回去那般,又消失了,结果天空恢复成原来的晴天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骏河、土佐、纪国那一带,下的雨量还说得过去,偏偏这京城完全不下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别在那边嗯个不停,晴明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干脆让你来祈雨,怎么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让我做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。如果是你,再怎么说都能让上天下一场雨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。光是祈雨的话,我应该办得到。毕竟祈雨不是那么难的法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说祈雨不是那么难的法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就算让你做,你也做得来,博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可能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只要张口喃喃念着,然后一直念到下雨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说什么?”博雅嘟起嘴唇,语气有点发怒,“晴明,你不要开我玩笑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哎,抱歉,博雅。有关祈雨的事,其实已经有人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有人来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昨天,朝廷遣人过来通告,要我用阴阳秘法进行祈雨仪式,让上天下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接受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不接受不行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么,什么时候开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明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明天开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在哪里进行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没决定在哪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没决定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不过,总要去某个地方吧。大概会去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会去哪里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会去问狗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问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博雅啊,难道你没听说那件事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件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就是藤原为长大人的宅邸里来了个来自丹波的猎人,名字叫‘叫麻吕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噢,就是带着既不是猴子也不是人类的妖魅来的那个猎人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是,狗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正是那个叫麻吕大人带来的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吗?那狗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了就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了就知道?你到底在说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的意思是,博雅啊,明天你要和我一起去吗?我这是在邀请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样?博雅,你去不去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唔,呒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事情就这么决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没有直接晒到阳光,但走在山中小径的话,自然而然会出汗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行人踏着干涸地面,踩着树根和石头,继续向前走。

        走在最前头的是一只黑狗——炭丸。

        跟在炭丸后面的是炭丸的饲主——叫麻吕。

        晴明和博雅则排成纵队,彼此忽前忽后地跟在叫麻吕身后。有时碰到小径变宽,晴明和博雅会并排走在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处是船冈山——

        离开藤原为长宅邸之后,晴明和博雅仍坐在牛车内,但牛车在山脚附近无法继续前行,于是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