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 (第1/2页)
一
在信浓国的小郡县中,住有一个名叫大伴连忍胜的人。
忍胜的家中使唤着一个年纪十二三岁的女童。那女童原是忍胜亲族的女儿,其双亲在瘟疫中染病过世后,忍胜便收留她在家里帮忙干活。
女童唤作多弥子。
多弥子住进忍胜家大约是在半年前,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。
那时,发生了一件怪事。
忍胜的邻居家里养着一条白狗。
白狗性情温顺,和谁都亲近。即使是没见过的人到家里来做客,也不会冲人吠叫,总是摇着尾巴往人跟前凑。
然而就是这么一条狗,在见到多弥子的刹那间,竟狂吠着做出想要攻击的样子。
那狗发狂般地叫着,龇牙咧嘴,嘶吼着面露凶相,对多弥子怒目而视。
多弥子被吓得无法动弹。
忍胜护住多弥子,厉声呵斥白狗。此时,邻家的男人赶来制止,狗总算没咬伤或扑倒多弥子,风波才得以收场。可是说来奇怪,从来不对人乱吠,也不袭击人的狗,怎么突然就发狂了呢?
自那以后,只要多弥子一出现,白狗便狂吠不止,一副伺机扑袭的架势。而多弥子也不甘示弱,出门随身携带木棍,见那狗猛扑上来便挥棍驱赶,甚至时常主动出击,用棍打狗。
乡里传言,说在夜里,白狗总是一动不动地盯着隔壁的屋舍。
那副情形,忍胜也亲眼见过。
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人与人之间讲究投缘,任谁都有怎么也相处不好的对象。或许在这点上,人与狗也是如此吧。
可是,看这狗的行为和模样,感觉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它仿佛怀着某种恨意。若真是如此,积怨又有多深呢?
个中缘由,忍胜自然也问过多弥子。
“多弥子啊,究竟为何这狗会对你狂吠呢?”
“这个,我也不知道。”多弥子答道,“只是每次靠近它,就害怕得不得了,想要逃开……”
是被白狗威胁后仍心有余悸,还是在此之前就害怕它,多弥子自己也搞不清。
狗天性敏锐,冲着害怕自己的人和物吠叫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然而,多弥子在被白狗威胁之前,并没有留意过它,所以并不是狗见她面露怯意才冲她叫的。再说,此前多弥子和白狗从未见过,没理由在第一次看到白狗时就感到害怕。
总之,后来多弥子外出时,总有人陪同做伴,尽可能避免让白狗和多弥子单独遇上。
二
夏天,刚出梅的时节。
有位叫芦屋道满的阴阳师来到了这个小郡县。
道满栖身于郊外偏僻的破寺中。带着酒和少许果腹之物前往,便能请他卜算各项事宜。
听说他算得很准。于是,忍胜瞒着邻居和多弥子,偷偷提着装有酒的瓶子,独自出门去见道满。
“光凭描述不太好判断啊。”
道满凝神听完忍胜的话,说道。
他把手伸进一头肆意生长的乱发中,噌噌地挠着头,若有所思地说:“能否将女童和狗一同带到此处?”
道满抬起黄色的眼眸,看向忍胜。
“把多弥子和狗一起带来,实在难以办到。恐怕多弥子在来这里的路上就被咬死了。”
“那就带叫多弥子的女童一人来可好?”
“这……其实今天我来拜访一事,多弥子并不知情。若跟她说了,担心她更加对白狗之事介怀。可以的话,我不希望她知晓,还望您想个解决的办法……”
“嗯。”道满歪头想了想,“这样吧,你携一根那女童的头发和一撮白狗毛,明日此时再来一趟。”
“有些时日没喝到好酒了,吃人嘴软,总要设法帮着算一卦……”
忍胜回家后,很快就拿到了多弥子的发丝,是从她用过的梳子上取下的。
之后,忍胜借故造访邻家,临走前抚了抚白狗的脑袋,同时伸手从狗背上薅下一撮毛来。
忍胜将多弥子的发丝和白狗的毛,分别用纸包好藏在怀中。第二日,再次动身前往道满法师处。
道满正等着忍胜,身旁多了一个不知何处找来的铜钵。
他接过多弥子的发丝和一撮狗毛,将两者放入钵中,吟诵起一段类似咒文的秘语。
吟毕,道满将右手探入钵内,伸出食指,分别轻点了一下多弥子的发丝和狗的毛。
随即——
“啊!”忍胜惊叫出声。
那钵里的发丝和狗毛竟活动了起来。只见多弥子的发丝居于铜钵中央,如同蛇一般扬起镰刀状的脖子。
那一撮狗毛大约有十根,如蚂蚁般四散开来,扑向扬着镰刀状脖子的发丝。
此番景象,看得忍胜的后颈汗毛直竖。
狗的体毛和多弥子的发丝搅在一处,撕缠着,激斗着。
钵中烟雾升腾,终于噗的一声燃起青色火焰,熊熊火焰将发丝和狗毛焚烧殆尽。
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”
“不当面见到女童和狗,具体情况不得而知。现在老朽能告知的只有一点。”
“请讲。”
“绝对不要让女童和那白狗同处一地。那狗是别人家的,你也无能为力,但切记,要尽快将女童送往别处。”道满说道。
“送往别处?”忍胜看上去像是心有顾虑,微微皱起眉头。
“送不送走女童,由你自己决定。老朽不日就将离开此地,无法再过多干涉,此番算是还了赠酒之情……”
留下这句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在信浓国的小郡县中,住有一个名叫大伴连忍胜的人。
忍胜的家中使唤着一个年纪十二三岁的女童。那女童原是忍胜亲族的女儿,其双亲在瘟疫中染病过世后,忍胜便收留她在家里帮忙干活。
女童唤作多弥子。
多弥子住进忍胜家大约是在半年前,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。
那时,发生了一件怪事。
忍胜的邻居家里养着一条白狗。
白狗性情温顺,和谁都亲近。即使是没见过的人到家里来做客,也不会冲人吠叫,总是摇着尾巴往人跟前凑。
然而就是这么一条狗,在见到多弥子的刹那间,竟狂吠着做出想要攻击的样子。
那狗发狂般地叫着,龇牙咧嘴,嘶吼着面露凶相,对多弥子怒目而视。
多弥子被吓得无法动弹。
忍胜护住多弥子,厉声呵斥白狗。此时,邻家的男人赶来制止,狗总算没咬伤或扑倒多弥子,风波才得以收场。可是说来奇怪,从来不对人乱吠,也不袭击人的狗,怎么突然就发狂了呢?
自那以后,只要多弥子一出现,白狗便狂吠不止,一副伺机扑袭的架势。而多弥子也不甘示弱,出门随身携带木棍,见那狗猛扑上来便挥棍驱赶,甚至时常主动出击,用棍打狗。
乡里传言,说在夜里,白狗总是一动不动地盯着隔壁的屋舍。
那副情形,忍胜也亲眼见过。
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人与人之间讲究投缘,任谁都有怎么也相处不好的对象。或许在这点上,人与狗也是如此吧。
可是,看这狗的行为和模样,感觉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它仿佛怀着某种恨意。若真是如此,积怨又有多深呢?
个中缘由,忍胜自然也问过多弥子。
“多弥子啊,究竟为何这狗会对你狂吠呢?”
“这个,我也不知道。”多弥子答道,“只是每次靠近它,就害怕得不得了,想要逃开……”
是被白狗威胁后仍心有余悸,还是在此之前就害怕它,多弥子自己也搞不清。
狗天性敏锐,冲着害怕自己的人和物吠叫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然而,多弥子在被白狗威胁之前,并没有留意过它,所以并不是狗见她面露怯意才冲她叫的。再说,此前多弥子和白狗从未见过,没理由在第一次看到白狗时就感到害怕。
总之,后来多弥子外出时,总有人陪同做伴,尽可能避免让白狗和多弥子单独遇上。
夏天,刚出梅的时节。
有位叫芦屋道满的阴阳师来到了这个小郡县。
道满栖身于郊外偏僻的破寺中。带着酒和少许果腹之物前往,便能请他卜算各项事宜。
听说他算得很准。于是,忍胜瞒着邻居和多弥子,偷偷提着装有酒的瓶子,独自出门去见道满。
“光凭描述不太好判断啊。”
道满凝神听完忍胜的话,说道。
他把手伸进一头肆意生长的乱发中,噌噌地挠着头,若有所思地说:“能否将女童和狗一同带到此处?”
道满抬起黄色的眼眸,看向忍胜。
“把多弥子和狗一起带来,实在难以办到。恐怕多弥子在来这里的路上就被咬死了。”
“那就带叫多弥子的女童一人来可好?”
“这……其实今天我来拜访一事,多弥子并不知情。若跟她说了,担心她更加对白狗之事介怀。可以的话,我不希望她知晓,还望您想个解决的办法……”
“嗯。”道满歪头想了想,“这样吧,你携一根那女童的头发和一撮白狗毛,明日此时再来一趟。”
“有些时日没喝到好酒了,吃人嘴软,总要设法帮着算一卦……”
忍胜回家后,很快就拿到了多弥子的发丝,是从她用过的梳子上取下的。
之后,忍胜借故造访邻家,临走前抚了抚白狗的脑袋,同时伸手从狗背上薅下一撮毛来。
忍胜将多弥子的发丝和白狗的毛,分别用纸包好藏在怀中。第二日,再次动身前往道满法师处。
道满正等着忍胜,身旁多了一个不知何处找来的铜钵。
他接过多弥子的发丝和一撮狗毛,将两者放入钵中,吟诵起一段类似咒文的秘语。
吟毕,道满将右手探入钵内,伸出食指,分别轻点了一下多弥子的发丝和狗的毛。
随即——
“啊!”忍胜惊叫出声。
那钵里的发丝和狗毛竟活动了起来。只见多弥子的发丝居于铜钵中央,如同蛇一般扬起镰刀状的脖子。
那一撮狗毛大约有十根,如蚂蚁般四散开来,扑向扬着镰刀状脖子的发丝。
此番景象,看得忍胜的后颈汗毛直竖。
狗的体毛和多弥子的发丝搅在一处,撕缠着,激斗着。
钵中烟雾升腾,终于噗的一声燃起青色火焰,熊熊火焰将发丝和狗毛焚烧殆尽。
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”
“不当面见到女童和狗,具体情况不得而知。现在老朽能告知的只有一点。”
“请讲。”
“绝对不要让女童和那白狗同处一地。那狗是别人家的,你也无能为力,但切记,要尽快将女童送往别处。”道满说道。
“送往别处?”忍胜看上去像是心有顾虑,微微皱起眉头。
“送不送走女童,由你自己决定。老朽不日就将离开此地,无法再过多干涉,此番算是还了赠酒之情……”
留下这句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