魃雨 (第2/2页)
从藤原为长的宅邸出来后,晴明和博雅先是乘牛车前往此地,大概半个时辰前,牛车停在山麓无法前行,两人便从车上下来,徒步走在这山中小径上。
先前乘车赶路时,叫麻吕和炭丸在前头引路。从车上下来步行时,前方带路的还是他们。
炭丸用鼻子蹭着地面前行,根据地面残留的气味判断方向。有时像是气味断了似的抬起头来立定,在四周嗅一圈后,仿佛又闻见了什么一般继续追踪。
“狗的嗅觉很灵敏。”晴明对走在身侧的博雅说道。
约在一个月前,叫麻吕带来的妖物,在胸口的箭被拔出后便发起狂来,眨眼间翻过墙头没了踪影。
它逃离之际,炭丸猛地咬住了它左侧的小腿。
尽管最终还是被那妖物翻墙逃脱了,但当时炭丸的利齿在它小腿上撕了道口子。伤口处流出像是血的青色液体,滴落于地。
此刻,炭丸正是循着那青色血液的气味追踪。
“可是,听说那物被刀砍伤后,伤口会立刻愈合。这样的话,不就追踪不到那青色血液的气味了?”博雅的话不无道理。
“确实,伤口很快就会闭合。但在此之前,伤口的血已流到脚上,奔逃时那脚上的血又会滴落到地上。如此一来,气味也就有迹可循了。再说,就算没有沾血,足迹本身也能留下气味,炭丸的嗅觉比其他猎犬更为灵敏。当然,还多亏这晴天相助,下雨的话就会将气味冲刷掉,炭丸的鼻子再厉害,我们也无法像现在这般寻找了……”
“可是,晴明啊,我还是有件事搞不明白。”
“什么事?”
“不是传令下来,要你祈雨吗?”
“是呀。”
“那为何我们要做这些事呢?难道这就是在祈雨?”
“这不是在祈雨。”
“那……我们现在是在做什么?
“我们这是在干什么呢?
“喂,晴明……”
“博雅,我们要做的,是让京城下雨吧?”
“呃,嗯。”
“虽说不是祈雨,但我确实是为了让雨落下来,才来到此地。”
“我们这么做,天就会下雨吗?”
“应该会的。如果我想得没错的话……”
“那就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吧,我现在是完全找不着方向。”
“哎,别急嘛,博雅。”
“怎么了?”
“这个话题一会儿再聊,现在轮到你出场了。”晴明停下脚步。
“什么?”博雅也跟着停了下来。
抬眼看去,前方的叫麻吕已止步不前。
炭丸则在对面的岩石和树林间钻来钻去,辨别周遭的气味。
看样子,妖物留下的气味似乎是断了。
“不管怎样,应该就在这附近了。”晴明沉吟,“鸭川以西,大井川以东。估计不会往南边跑,应在北部,此处方位正如我所料。”
“你料到它会来此地?”
晴明没有回复博雅,转过身来对叫麻吕说:“好像只能跟到这儿了……”
“看样子是的。”叫麻吕看着炭丸说道,“唉,说来也过了一个多月了,凭气味恐怕……”
“已经足够了。”
晴明说完,转身问博雅:“你应该随身带着叶二吧?”
“当然。”博雅拍了拍胸口示意。
博雅总是将横笛叶二揣在胸前。
“鬼笛叶二,用来召唤他界生灵再合适不过……”
“他界生灵?”
“你能否在此处吹笛?至于曲子,最好是唐国的古曲,有没有关于雨的乐曲?”
“《雨舞乐》怎么样?”
“《雨舞乐》?”
“当年,安史之乱爆发,据说唐玄宗渡灞水奔蜀。途经灞桥,杨贵妃翩翩起舞,适逢细雨蒙蒙,唐玄宗一时兴起吹笛伴舞,吹奏的正是此曲。之后流传至日本……”
“就吹这首吧。”晴明颔首,继而对叫麻吕说:“准备好弓箭。”
“弓箭?”
“如果魃现身了,请将箭射入它胸口,让它动弹不得。”
“魃?”
“就是你在丹波山中捕获的妖物之名。”
“晴明,什么是魃?”博雅刚从怀中取出叶二,听到两人的对话,不禁开口询问。
“稍后再说。先吹笛。”晴明说。
博雅闻言,嗔怒似的噘了噘嘴,而双手已自然地捧起了叶二。
博雅的唇轻轻抵住叶二。
笛音流溢而出,在山林间回荡。
徜徉的笛音好似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绿,阳光透过树梢,衬得音丝熠熠发光。
四
博雅忘情地吹着笛。
浑然不知自己为何置身于此片森林,又为何吹奏起横笛,仿佛已在这笛音中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。
犹如风吹树叶沙沙作响,大自然的风拂过博雅,便吹响了这支名为博雅的乐器,流淌出自然的乐章。
博雅全情投入地吹奏着。
此时——
“来了。”晴明悄声低语。
同时,森林深处传来一阵说不上是人的嗓音还是乐音的声响。
啁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——
像如歌的鸟鸣,又像未曾听闻的笛音,美妙极了。
恰似林木摇曳,绿叶相触于风中,奏响一首动听的乐曲。
啾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——
仿佛是在呼应博雅的笛声,声响愈来愈大。
是那发声之物,越来越近了。
“是它……”
晴明话音未落,一个敏捷的青色身影出现在森林斜坡上。
唰啦,唰啦。
妖物从森林深处跳跃而来,踏着树根,踩在岩石的青苔上,在林间穿梭着渐渐靠近。
它的模样,正如先前描述的那般。
身高不足三尺,身披青衣,光着脚。脸上仅有口鼻,头上没有毛发,嵌着一颗大眼珠。
它停在近前方一块生有青苔的岩石上,咧开嘴仰天长啸。
啁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——
啾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——
那翘起的唇瓣中,溢出如笛音般动人的声音。
叫麻吕引弓上箭。
“且慢。”晴明制止了他,同时对博雅说:“博雅,请继续吹笛。”
说完,他迈步走向妖物所在的岩石。
晴明走到近处,那妖物并没有逃跑,依旧沉浸在同博雅的笛声的和鸣之中。
晴明攀上了岩石。
即便如此,它仍待在原地。
只见晴明从怀中取出一个物件,然后轻覆于它的头上。
是那顶遗落在为长宅邸的乌帽子。
那妖物头戴乌帽,一副满足自得之态,继续引吭高歌。
博雅的笛声渐止,它乖乖地留在原地。
“神北行……”晴明对其轻吐咒令。
此时,博雅和叫麻吕也来到了岩石下。
“厉害呀,博雅。多亏你的笛声,才能给它戴上乌帽,比我预料的还顺利。”
“你说,比你预料的还顺利……晴明,你预料中会是什么样的?”
“那个啊,之后再告诉你。”
“之后?”
“有位大人从方才起便在一旁观望。待同他打过招呼后,我们再边喝酒边聊。”
“观望?”
“事已了结,请现身吧。”
晴明朝上空喊道,头顶的树梢簌簌作响。
刹那间,周遭变得黯淡无光,只听得如巨鹏展翅的声响。有一巨物拨开层层枝梢,从天而降。
是一条身量可抵三匹马、两侧长着翅膀的翼龙。一位白发白髯的老者端坐其上。
“这便是传说中的应龙,想必您是叔均大人吧?”
晴明面对老者开口道。
“不错。汝是何人?”老者问。
“在下阴阳师安倍晴明。”
“那吹笛者是何人?”
“那位是源博雅大人。”
听闻晴明此言,老者低头将目光投向博雅。
“此曲甚妙啊!吾并非有意旁观,只因笛声太过美妙绝伦,不觉沉醉其中,不愿因吾现身而打断笛声。看那赤魃也老实本分,便想待曲终之后……”老者由衷地赞叹,接着说道,“本在赤水之北挖通沟渠,围拢四方,命应龙看守不让赤魃外逃。不料今年春令,黄沙肆虐漫至东边,赤魃趁机逃离。当时不巧,吾正乘骑应龙赶往昆仑山……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
“之后,吾遣应龙四处搜寻,约一个月前,应龙于此处寻见了赤魃。本呈报于我便可了事,不料那应龙想凭一己之力将赤魃带回,二者争相不下,打了个天昏地暗,致天降暴雨……”
“确实下了场暴雨。”
“最终应龙无功而返,吾打算亲自前来。兹事体大,得先上报天庭,故而又耽搁了须臾。然天上一日,人间已过一月有余……”
“原来如此,这么一来便解释得通了。”晴明颔首。
“赤魃,来。听得博雅大人的笛音,心满意足了吧。跟吾回赤水吧。”
老者话音刚落,只见赤魃忽地跃至半空。
应龙展翅,让赤魃借力跳上龙脊,在老者身前落座。
“晴明大人,博雅大人,欢迎两位光临赤水。愿有机会同游昆仑山,再度聆听博雅大人的笛声。想必西王母娘娘也会十分欣喜。”
西王母是居于昆仑山的女神。
“欲前来时,只须朝着吹向西边的风说,‘叔均大人,今夜欲拜访’,吾便能收到口信了。届时,吾会遣应来接应,乘上龙脊便可至赤水。”
“乐意之至。”晴明颔首感谢。
“那就静候光临了。”
老者——叔均言毕,只见应龙振翅腾飞,凌云直上。
卷起的风浪仿佛要将树梢割裂,应龙转眼已凌跃于林海上空,背后苍穹如洗。
随后,应龙的身姿消失在西天方向。
“汪!”
炭丸对着天际,发出一声犬吠。
五
雨,淅淅沥沥地下着。
细过蛛丝,如烟雾轻笼着夜晚,滴答滴答地掉在地上。
晴明宅邸的庭院中,泛起萤光一点、两点……
雨下得舒缓,恰好能让萤火虫自由地飞舞其间。
晴明和博雅坐在檐廊上,一边饮酒,一边望着萤灯漫舞。
烛台上,一灯如豆。
蜜虫身着唐衣,见两人手中的杯盏空了,便续上酒。
下野草、虎尾、萤袋、露草,还有百合。
夜幕下被雨水濡湿的花瓣,好似有微光闪烁。那微不可见的光芒乘着夜风潜入鼻腔。
雨是从傍晚开始下起来的。那时,晴明和博雅刚刚回来。
好比饥肠辘辘的人,突然摄入大量食物会有损健康,须从水和白粥开始一点点补充。干涸已久的大地也是如此,而这场蒙蒙细雨便是那水和白粥。
“可是啊,晴明……”博雅喃喃道。
“怎么了?”晴明正举杯欲饮,闻言,手停在半空。
“那究竟是何物?我到现在还是没搞清楚,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
“你是指魃?”
“嗯,你称之为魃,而叔均大人叫它赤魃。”
“并无分别。有时它还被称作旱母。魃会引发旱灾,因此又被称为旱魃。”
“这魃,究竟是什么来头?”
“有人认为是妖魅之类的异兽,其实究其源头,是黄帝之女。”
“黄帝之女?”
“是的。东方朔大人所撰的《神异经》中提到,长二三尺,袒身而目在顶上,走行如风,名曰魃,所见之国大旱,赤地千里……”
“竟有此事?”
“中,也记载有关于魃的事迹……”晴明说道。
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的引文如下:
有人衣青衣,名曰黄帝女魃。蚩尤作兵伐黄帝。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。应龙畜水,蚩尤请风伯、雨师,纵大风雨。黄帝乃下天女曰魃。雨止,逐杀蚩尤。魃不得复上,所居不雨。叔均言之帝,后置之赤水之北。叔均乃为田祖。魃时亡之,所欲逐之者,令曰:“神北行。”
“简而言之,就是黄帝命应龙率部攻伐,蚩尤请来风神雨神助阵,大兴风雨。应龙、风伯和雨师都有呼风唤雨之术,一时掀起狂风暴雨无法收场,黄帝便派下天女魃,止住了风雨……”
“这样啊……”
“魃的头顶有颗大眼珠,但没有眼皮,所以它讨厌雨水。”
“这是为什么,晴明?”
“合不上眼,雨珠便会直接打到头顶的眼珠里。它不想被雨滴打中,就在乌云靠近时,口吐热气将其蒸发。”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
“尽管刀砍剑刺都无法夺其性命,但中箭后若不拔出,伤口便不会愈合,导致行动变缓。说来它头上的那顶乌帽,是叔均大人为其戴上的。戴着帽子便能挡雨,也就不会四处窜逃惹祸了。”
“你当时说,魃所在的方位,是鸭川以西,大井川以东……”
“鸭川流经京城东侧,大井川位于京城西侧。魃不光讨厌雨,也讨厌水,所以我估摸着它逃跑时不会渡河。”
“啊,是这样啊。”
博雅由衷地叹服,端起酒盏饮了一口,继续问道:“晴明啊,你接到祈雨的指令时,就想到为长大人府上魃的传闻了吗?”
“那是自然。”晴明微微点头,将方才端至唇边的酒饮尽,“不过比起我,还是博雅你更厉害啊。只是你不自知罢了。”
“你指什么?”
“方才在林中,我不是拜托你吹一曲和雨相关的乐曲吗?”
“嗯。”
“自古以来,都说龙笛的音色,似龙腾跃之际的高鸣。”
“确实如此。”
“以附有朱雀门鬼之精魄的龙笛,奏响雨之曲。而吹笛者,正是那名动天下的源博雅……”
“所以,这又如何?”
“对于魃大人来说,听闻笛声如同沐雨。我想它定会前来阻止,故而备好弓箭……”
“你这是拿我当诱饵呀?”
“咳,抱歉。但没想到,你的笛声远远超过我的预期,连魃都深深被叶二的音色所吸引,这是我没想到的。能圆满收场真是太好了,博雅,不愧是你。”
“喂,晴明。”博雅面露羞色,“你平日里很少夸人的,突然被你这么夸赞,有些……”
“怎么了?”
“这不是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嘛。”
“有什么好不知所措的,我说的都是实话。”
“不是的,我很高兴啊。不过,晴明啊……”
博雅一时有些嘴笨,像掩饰什么似的放下了酒盏,从怀中取出叶二。
他将叶二抵在唇侧,静静地吹响。
雨渐渐地、渐渐地密了。
笛声中,仍有一点萤光在低低地徘徊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从藤原为长的宅邸出来后,晴明和博雅先是乘牛车前往此地,大概半个时辰前,牛车停在山麓无法前行,两人便从车上下来,徒步走在这山中小径上。
先前乘车赶路时,叫麻吕和炭丸在前头引路。从车上下来步行时,前方带路的还是他们。
炭丸用鼻子蹭着地面前行,根据地面残留的气味判断方向。有时像是气味断了似的抬起头来立定,在四周嗅一圈后,仿佛又闻见了什么一般继续追踪。
“狗的嗅觉很灵敏。”晴明对走在身侧的博雅说道。
约在一个月前,叫麻吕带来的妖物,在胸口的箭被拔出后便发起狂来,眨眼间翻过墙头没了踪影。
它逃离之际,炭丸猛地咬住了它左侧的小腿。
尽管最终还是被那妖物翻墙逃脱了,但当时炭丸的利齿在它小腿上撕了道口子。伤口处流出像是血的青色液体,滴落于地。
此刻,炭丸正是循着那青色血液的气味追踪。
“可是,听说那物被刀砍伤后,伤口会立刻愈合。这样的话,不就追踪不到那青色血液的气味了?”博雅的话不无道理。
“确实,伤口很快就会闭合。但在此之前,伤口的血已流到脚上,奔逃时那脚上的血又会滴落到地上。如此一来,气味也就有迹可循了。再说,就算没有沾血,足迹本身也能留下气味,炭丸的嗅觉比其他猎犬更为灵敏。当然,还多亏这晴天相助,下雨的话就会将气味冲刷掉,炭丸的鼻子再厉害,我们也无法像现在这般寻找了……”
“可是,晴明啊,我还是有件事搞不明白。”
“什么事?”
“不是传令下来,要你祈雨吗?”
“是呀。”
“那为何我们要做这些事呢?难道这就是在祈雨?”
“这不是在祈雨。”
“那……我们现在是在做什么?
“我们这是在干什么呢?
“喂,晴明……”
“博雅,我们要做的,是让京城下雨吧?”
“呃,嗯。”
“虽说不是祈雨,但我确实是为了让雨落下来,才来到此地。”
“我们这么做,天就会下雨吗?”
“应该会的。如果我想得没错的话……”
“那就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吧,我现在是完全找不着方向。”
“哎,别急嘛,博雅。”
“怎么了?”
“这个话题一会儿再聊,现在轮到你出场了。”晴明停下脚步。
“什么?”博雅也跟着停了下来。
抬眼看去,前方的叫麻吕已止步不前。
炭丸则在对面的岩石和树林间钻来钻去,辨别周遭的气味。
看样子,妖物留下的气味似乎是断了。
“不管怎样,应该就在这附近了。”晴明沉吟,“鸭川以西,大井川以东。估计不会往南边跑,应在北部,此处方位正如我所料。”
“你料到它会来此地?”
晴明没有回复博雅,转过身来对叫麻吕说:“好像只能跟到这儿了……”
“看样子是的。”叫麻吕看着炭丸说道,“唉,说来也过了一个多月了,凭气味恐怕……”
“已经足够了。”
晴明说完,转身问博雅:“你应该随身带着叶二吧?”
“当然。”博雅拍了拍胸口示意。
博雅总是将横笛叶二揣在胸前。
“鬼笛叶二,用来召唤他界生灵再合适不过……”
“他界生灵?”
“你能否在此处吹笛?至于曲子,最好是唐国的古曲,有没有关于雨的乐曲?”
“《雨舞乐》怎么样?”
“《雨舞乐》?”
“当年,安史之乱爆发,据说唐玄宗渡灞水奔蜀。途经灞桥,杨贵妃翩翩起舞,适逢细雨蒙蒙,唐玄宗一时兴起吹笛伴舞,吹奏的正是此曲。之后流传至日本……”
“就吹这首吧。”晴明颔首,继而对叫麻吕说:“准备好弓箭。”
“弓箭?”
“如果魃现身了,请将箭射入它胸口,让它动弹不得。”
“魃?”
“就是你在丹波山中捕获的妖物之名。”
“晴明,什么是魃?”博雅刚从怀中取出叶二,听到两人的对话,不禁开口询问。
“稍后再说。先吹笛。”晴明说。
博雅闻言,嗔怒似的噘了噘嘴,而双手已自然地捧起了叶二。
博雅的唇轻轻抵住叶二。
笛音流溢而出,在山林间回荡。
徜徉的笛音好似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绿,阳光透过树梢,衬得音丝熠熠发光。
博雅忘情地吹着笛。
浑然不知自己为何置身于此片森林,又为何吹奏起横笛,仿佛已在这笛音中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。
犹如风吹树叶沙沙作响,大自然的风拂过博雅,便吹响了这支名为博雅的乐器,流淌出自然的乐章。
博雅全情投入地吹奏着。
此时——
“来了。”晴明悄声低语。
同时,森林深处传来一阵说不上是人的嗓音还是乐音的声响。
啁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——
像如歌的鸟鸣,又像未曾听闻的笛音,美妙极了。
恰似林木摇曳,绿叶相触于风中,奏响一首动听的乐曲。
啾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——
仿佛是在呼应博雅的笛声,声响愈来愈大。
是那发声之物,越来越近了。
“是它……”
晴明话音未落,一个敏捷的青色身影出现在森林斜坡上。
唰啦,唰啦。
妖物从森林深处跳跃而来,踏着树根,踩在岩石的青苔上,在林间穿梭着渐渐靠近。
它的模样,正如先前描述的那般。
身高不足三尺,身披青衣,光着脚。脸上仅有口鼻,头上没有毛发,嵌着一颗大眼珠。
它停在近前方一块生有青苔的岩石上,咧开嘴仰天长啸。
啁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——
啾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——
那翘起的唇瓣中,溢出如笛音般动人的声音。
叫麻吕引弓上箭。
“且慢。”晴明制止了他,同时对博雅说:“博雅,请继续吹笛。”
说完,他迈步走向妖物所在的岩石。
晴明走到近处,那妖物并没有逃跑,依旧沉浸在同博雅的笛声的和鸣之中。
晴明攀上了岩石。
即便如此,它仍待在原地。
只见晴明从怀中取出一个物件,然后轻覆于它的头上。
是那顶遗落在为长宅邸的乌帽子。
那妖物头戴乌帽,一副满足自得之态,继续引吭高歌。
博雅的笛声渐止,它乖乖地留在原地。
“神北行……”晴明对其轻吐咒令。
此时,博雅和叫麻吕也来到了岩石下。
“厉害呀,博雅。多亏你的笛声,才能给它戴上乌帽,比我预料的还顺利。”
“你说,比你预料的还顺利……晴明,你预料中会是什么样的?”
“那个啊,之后再告诉你。”
“之后?”
“有位大人从方才起便在一旁观望。待同他打过招呼后,我们再边喝酒边聊。”
“观望?”
“事已了结,请现身吧。”
晴明朝上空喊道,头顶的树梢簌簌作响。
刹那间,周遭变得黯淡无光,只听得如巨鹏展翅的声响。有一巨物拨开层层枝梢,从天而降。
是一条身量可抵三匹马、两侧长着翅膀的翼龙。一位白发白髯的老者端坐其上。
“这便是传说中的应龙,想必您是叔均大人吧?”
晴明面对老者开口道。
“不错。汝是何人?”老者问。
“在下阴阳师安倍晴明。”
“那吹笛者是何人?”
“那位是源博雅大人。”
听闻晴明此言,老者低头将目光投向博雅。
“此曲甚妙啊!吾并非有意旁观,只因笛声太过美妙绝伦,不觉沉醉其中,不愿因吾现身而打断笛声。看那赤魃也老实本分,便想待曲终之后……”老者由衷地赞叹,接着说道,“本在赤水之北挖通沟渠,围拢四方,命应龙看守不让赤魃外逃。不料今年春令,黄沙肆虐漫至东边,赤魃趁机逃离。当时不巧,吾正乘骑应龙赶往昆仑山……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
“之后,吾遣应龙四处搜寻,约一个月前,应龙于此处寻见了赤魃。本呈报于我便可了事,不料那应龙想凭一己之力将赤魃带回,二者争相不下,打了个天昏地暗,致天降暴雨……”
“确实下了场暴雨。”
“最终应龙无功而返,吾打算亲自前来。兹事体大,得先上报天庭,故而又耽搁了须臾。然天上一日,人间已过一月有余……”
“原来如此,这么一来便解释得通了。”晴明颔首。
“赤魃,来。听得博雅大人的笛音,心满意足了吧。跟吾回赤水吧。”
老者话音刚落,只见赤魃忽地跃至半空。
应龙展翅,让赤魃借力跳上龙脊,在老者身前落座。
“晴明大人,博雅大人,欢迎两位光临赤水。愿有机会同游昆仑山,再度聆听博雅大人的笛声。想必西王母娘娘也会十分欣喜。”
西王母是居于昆仑山的女神。
“欲前来时,只须朝着吹向西边的风说,‘叔均大人,今夜欲拜访’,吾便能收到口信了。届时,吾会遣应来接应,乘上龙脊便可至赤水。”
“乐意之至。”晴明颔首感谢。
“那就静候光临了。”
老者——叔均言毕,只见应龙振翅腾飞,凌云直上。
卷起的风浪仿佛要将树梢割裂,应龙转眼已凌跃于林海上空,背后苍穹如洗。
随后,应龙的身姿消失在西天方向。
“汪!”
炭丸对着天际,发出一声犬吠。
雨,淅淅沥沥地下着。
细过蛛丝,如烟雾轻笼着夜晚,滴答滴答地掉在地上。
晴明宅邸的庭院中,泛起萤光一点、两点……
雨下得舒缓,恰好能让萤火虫自由地飞舞其间。
晴明和博雅坐在檐廊上,一边饮酒,一边望着萤灯漫舞。
烛台上,一灯如豆。
蜜虫身着唐衣,见两人手中的杯盏空了,便续上酒。
下野草、虎尾、萤袋、露草,还有百合。
夜幕下被雨水濡湿的花瓣,好似有微光闪烁。那微不可见的光芒乘着夜风潜入鼻腔。
雨是从傍晚开始下起来的。那时,晴明和博雅刚刚回来。
好比饥肠辘辘的人,突然摄入大量食物会有损健康,须从水和白粥开始一点点补充。干涸已久的大地也是如此,而这场蒙蒙细雨便是那水和白粥。
“可是啊,晴明……”博雅喃喃道。
“怎么了?”晴明正举杯欲饮,闻言,手停在半空。
“那究竟是何物?我到现在还是没搞清楚,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
“你是指魃?”
“嗯,你称之为魃,而叔均大人叫它赤魃。”
“并无分别。有时它还被称作旱母。魃会引发旱灾,因此又被称为旱魃。”
“这魃,究竟是什么来头?”
“有人认为是妖魅之类的异兽,其实究其源头,是黄帝之女。”
“黄帝之女?”
“是的。东方朔大人所撰的《神异经》中提到,长二三尺,袒身而目在顶上,走行如风,名曰魃,所见之国大旱,赤地千里……”
“竟有此事?”
“中,也记载有关于魃的事迹……”晴明说道。
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的引文如下:
有人衣青衣,名曰黄帝女魃。蚩尤作兵伐黄帝。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。应龙畜水,蚩尤请风伯、雨师,纵大风雨。黄帝乃下天女曰魃。雨止,逐杀蚩尤。魃不得复上,所居不雨。叔均言之帝,后置之赤水之北。叔均乃为田祖。魃时亡之,所欲逐之者,令曰:“神北行。”
“简而言之,就是黄帝命应龙率部攻伐,蚩尤请来风神雨神助阵,大兴风雨。应龙、风伯和雨师都有呼风唤雨之术,一时掀起狂风暴雨无法收场,黄帝便派下天女魃,止住了风雨……”
“这样啊……”
“魃的头顶有颗大眼珠,但没有眼皮,所以它讨厌雨水。”
“这是为什么,晴明?”
“合不上眼,雨珠便会直接打到头顶的眼珠里。它不想被雨滴打中,就在乌云靠近时,口吐热气将其蒸发。”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
“尽管刀砍剑刺都无法夺其性命,但中箭后若不拔出,伤口便不会愈合,导致行动变缓。说来它头上的那顶乌帽,是叔均大人为其戴上的。戴着帽子便能挡雨,也就不会四处窜逃惹祸了。”
“你当时说,魃所在的方位,是鸭川以西,大井川以东……”
“鸭川流经京城东侧,大井川位于京城西侧。魃不光讨厌雨,也讨厌水,所以我估摸着它逃跑时不会渡河。”
“啊,是这样啊。”
博雅由衷地叹服,端起酒盏饮了一口,继续问道:“晴明啊,你接到祈雨的指令时,就想到为长大人府上魃的传闻了吗?”
“那是自然。”晴明微微点头,将方才端至唇边的酒饮尽,“不过比起我,还是博雅你更厉害啊。只是你不自知罢了。”
“你指什么?”
“方才在林中,我不是拜托你吹一曲和雨相关的乐曲吗?”
“嗯。”
“自古以来,都说龙笛的音色,似龙腾跃之际的高鸣。”
“确实如此。”
“以附有朱雀门鬼之精魄的龙笛,奏响雨之曲。而吹笛者,正是那名动天下的源博雅……”
“所以,这又如何?”
“对于魃大人来说,听闻笛声如同沐雨。我想它定会前来阻止,故而备好弓箭……”
“你这是拿我当诱饵呀?”
“咳,抱歉。但没想到,你的笛声远远超过我的预期,连魃都深深被叶二的音色所吸引,这是我没想到的。能圆满收场真是太好了,博雅,不愧是你。”
“喂,晴明。”博雅面露羞色,“你平日里很少夸人的,突然被你这么夸赞,有些……”
“怎么了?”
“这不是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嘛。”
“有什么好不知所措的,我说的都是实话。”
“不是的,我很高兴啊。不过,晴明啊……”
博雅一时有些嘴笨,像掩饰什么似的放下了酒盏,从怀中取出叶二。
他将叶二抵在唇侧,静静地吹响。
雨渐渐地、渐渐地密了。
笛声中,仍有一点萤光在低低地徘徊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