器 (第2/2页)
为是平日在身边照料一切琐事的侍女。但侍女总在傍晚就退下,回自己的住所休息。
屋内应该空无一人。
可是,有气息。
那气息不是侍女也不是诸忠。
这点程度她还听得出来。
到底是谁呢?
春阳尼在内心问。
她倾耳静听那气息。
结果,听到哭声。
不,不是那种能清晰传入耳中的声音。是一种非声之声。不是传入耳中,而是传入心中的声音——并且是孩子的哭声。
“虽然耳朵听不到那声音,但我心里很清楚那是孩子的哭声……”春阳尼说。
她躺在被褥撑起上半身,那气息逐渐挨近,之後突然搂住她。
小小的身躯,瘦弱的手脚——果然是个孩子。
身体极为冰冷。
那孩子没有人体该有的体温。而且似乎全身湿透了。
春阳尼一点都不害怕。她知道那孩子并非可怕的东西。比起可怕,她反倒心生一股怜爱之情。
眼泪突然溢出,她伸出双手搂住孩子的躯体,紧紧抱住孩子。
她压抑不住心中那股疼惜之感。
冰冷的身躯令人怜惜得很。
只是,这孩子的身体为何又湿又冷?
况且,偎在她怀中的孩子正在无声抽泣。
她松开搂住孩子的双手,打算确认孩子的存在时——
“那孩子的气息已经消失了。”春阳尼说。
到底是梦境,还是现实?她刚才明明还觉得孩子在她怀中,此刻竟然消失了。手臂仍残留着那孩子身躯上的冰冷,也清晰记得孩子用力搂住她的力度。
然而,孩子消失後,她也渐渐觉得可能是梦境。
不仅孩子的存在。她连自己的存在都法确定。
仔细想来,自己到底是哪里的什麽人?叫什麽名字?她连这些都一无所知。
她只有被带进这宅邸之後的记忆。不过,就连这段记忆,当她想回忆某些事情时,所有细节竟变得模模糊糊。这时她才明白,原来此刻的她,是个连在现实中,自己身上发生的事部无法完全理解的存在。
起初,无论对侍女或对诸忠,她都说不出孩子的事。
她的记忆本来就混混沌沌。如果对方问起发生了什麽事,继而追问下去,她大概也无法有条有理地说明。
但是——
“第三大晚上,那孩子又出现了。”
不只第二天晚上。
第三天晚上、第四天晚上,那孩子都出现了。
每次出现时都是同样状态。
夜里,感觉那气息而醒来。
孩子在哭泣,她坐起身後,孩子会过来搂住她。孩子的身躯冰冷得如同全身湿透。接着,不知何时,孩子就消失了。
这事一直持续到第十天夜晚——
孩子果然又出现了。
春阳尼想,只要不松开搂住孩子的双手,那孩子应该不会消失,於是一直紧紧搂住孩子。岂知清晨时,她只是稍微放松手臂,怀中的孩子就消失了。
春阳尼情不自禁叫出声。
“你是谁?你别走!你到底想要我做什麽?”
发出声音後,春阳尼自己大吃一惊,至今为止的记忆也突然鲜明起来。
但她的记忆仅止於住进这宅邸之後的事,之前到底在哪儿做些什麽,包括自己的名字,她依旧想不起来。
只是隐约感觉,如果弄清楚那孩子到底是谁,或许就能想起自己的过去和名字。
“所以我才托大人请蝉丸大人前来。”春阳尼说。
“为什麽是我?”蝉丸问。
“以前您在教我弹奏那首秘曲时,提起过安倍晴明大人的事。”
春阳尼接着说。
“听说几年前在罗城门有个从天竺来的妖鬼,名叫汉多太,那妖鬼用一把名叫‘玄象’的琵琶弹了这首秘曲。那时,经晴明大人和博雅大人尽力,说服了妖鬼,琵琶‘玄象’总算回归皇上手中……”
“我记得确实提过这件事。”
蝉丸记得,当时虽然不知道春阳尼能否理解他说的话,但在教授琵琶的空档时,确实向春阳尼提过这件事。
此刻他才明白春阳尼在当时理解了他说的话。
“所以呢?”蝉丸问。
“所以我想,如果拜托安倍晴明大人,或许他能帮我解决这回发生的怪事。”
“於是唤我前来。”
“是。我想拜托蝉丸大人请晴明大人出面解决这回的事,因此才向诸忠大人提出无理要求,请您过来一趟。”
四
“事情就是这样,我正在向晴明大人说明此事的来龙去脉,刚好博雅大人也来了。”
蝉丸终於说完整段事情的经过,再补充道。
“事情就是这样,博雅。”晴明说。
“唔……”博雅看似总算恍然大悟。
“你打算怎麽办?”晴明问。
“什麽怎麽办?”
“去吗?”
“去哪儿?”
“如果你方便,我想最好今晚就前往橘诸忠大人宅邸看看。此刻出发,应该可以在那个童妖出现之前抵达宅邸。”
“唔,嗯。”
“怎麽样?去吗?”
“嗯。”
“走。”
“走。”
事情就这麽决定了。
五
晴明、博雅祀蝉丸三人躲在围屏後,静悄悄地呼吸。
春阳尼睡在围屏外不远处的被褥中。虽然她没有翻身的动静,但众人都明白她没有眞正睡着。
她在等童妖出现。
照在庭院的月光反射至屋内,漆黑室内隐约能看见春阳尼隆起的身躯轮廓。
围屏四周设了结界,只要不发出声响,妖物出现时也察觉不出三人的存在。
“可是,晴明啊,眞的会来吗?”博雅低声问。
“应该会来吧。”
这十天来,童妖每晚都会出现。不可能只在今晚不出现。
“如果来的东西不是春阳尼大人描述的孩子,而是更可怕的东西,到时候该怎麽办呢?”
博雅的意思是,可能是某种邪恶的东西假装成孩子的外貌,欺骗目盲的春阳尼。
“到时候再说吧。”晴明简短冷淡地答。
这时——
“好像有什麽东西来了。”蝉丸低声道。
就在众人噤口时,窄廊出现一道伫立的蒙胧青光。
形状模糊不清,但其大小和小孩差不多。
看上去像是青色月光在该处凝聚成人形。
继续看下去,那青光时而往左、时而往右——或者往前、往後,飘悠地摇来晃去。
青光摇摇晃晃地挨近。
正好停在春阳尼躺着的枕边。停住後,身体仍在摇晃。那东西似乎边摇晃边俯视春阳尼。
春阳尼在被褥里坐起。
那团大小如孩子般的朦胧青光往前伸出看似双手的东西。
右手似乎握着某物。类似细长棒子。
凝视棒子的博雅突然叫出声。
“啊!”
瞬间,那团亮光停止晃动。
之後,瞬间消失踪影。
“啊,等等——”春阳尼叫出声。
她大概察觉那气息消失了。
晴明率先从围屏後出来。博雅和蝉丸紧随其後。
“哎呀,抱歉,晴明,我不由自主地叫出声。”博雅说。
晴明却听而不闻,只是望着刚才那团亮光伫立的地板。
“怎麽了?”
诸忠似乎也察觉发生了事情,带着两名下人从正房举着灯火前来。
此时,晴明已单膝跪地,右手贴在刚才青光伫立的地板。
“冰冷得如全身湿透……”晴明喃喃自语。
晴明仍将手贴在地板,小声念起咒语,接着抬起右手,再伸出食指点向地板。
“吩!”
晴明的食指触及地板时,地板表面出现一圈看似斑痕的圆环,逐渐晕开。那斑痕和刚才伫立该处的青光一样,发出青白色亮光。
看上去像是发出青光的水滴落在地板,形成的一圈水迹。
“噢……”
博雅发出叫声。
因为那团青光从地板、窄廊直至庭院,都留下点点斑痕。
宛如刚才伫立此处的青光边移动边滴下的,不知是汗水还是水滴的痕迹。
痕迹从庭院延伸至宅邸外。
“跟去看看。”
晴明说毕,站起身。
六
水迹在夜晚的京城大街点点滴滴延伸至东方。
晴明循着水迹往前走,身後跟着博雅、蝉丸、春阳尼,还有诸忠和两名下人。
诸忠牵着目盲的春阳尼的手。
顺着水迹往前走,最後来到鸭川堤坝。再顺着堤坝南下,抵达五朵大桥时,那水迹越过堤坝往河滩方向延伸。
水迹在河滩石子上点点滴滴延伸——
“是河里。”博雅喃喃低语。
原来水迹在鸭川河水边消失了。
暂且不论那青光到底是何物,总之,青光似乎隐身在鸭川里。
鸭川的淙淙水声在黑暗中回荡。
月光在水面闪闪摇曳。
下流不远处,可以看见中央部分已倾倒、半段桥浸在河中的五条大桥黑影。
“这到底是怎麽回事?”诸忠呻吟道。
晴明望着消失在河中的青光痕迹,说:
“看上去像是水滴成的痕迹,但这本来就不是水,应该有办法解决。”
晴明说毕,在河水边蹲下,将右手伸进河中,再度小声念起咒语,从河中收回手後,摊开手掌击向水面。
啪!
此时——
水面又出现那水滴般的点点青光痕迹,往前延伸。
“噢!”诸忠叫出声。
水迹延伸至一朋塌的大桥中央——刚好是十天前倒塌的那根桥墩底部。
“那儿有艘小船。”晴明说。
仔细看去,确实有艘小船系在河岸的木桩上。
“有人能划那艘小船到那根桥墩附近,看看到底有什麽东西吗?”
诸忠立即命两名下人划小船过去。
一名下人用竹竿撑船,另一人站在船头望着水中前行。
划到那根桥墩底部後,小舟停止前行。
“这儿好像有什麽东西沉在水底,摇来摇去。”
蹲在船头采看水中的那名下人说。
“能不能从河中打捞上来运到这儿?”晴明问。
“我们设法试试。”
答话的下人从小船跳进河中。水深刚好及他的胸部。
潜入水中的下人再度伸出头,发出尖叫。
“好像是、是孩子的屍体!”
下人将屍体捞上船,运到在河边等待的晴明一行人眼前。
屍体横躺在河滩石子上。
确实是具大半已成白骨的孩子屍体。
看上去大约五、六岁。
屍体在月光下发出青色亮光。
“小、小笛!”
这时,春阳尼发出叫声。
“什、什麽?小笛是谁?”诸忠问。
“这孩子,是我的儿子小笛!”
春阳尼大喊,紧紧搂住屍体。
仔细瞧去,屍体缠着水草,有些水草甚至侵入口中。
“噢!噢!你一定很冷吧?一定很冰吧?嘴巴塞着水草,你才无法呼救,也无法叫出我这个母亲的名字吧……”
春阳尼边哭边从孩子口中逐次取出水草。
“看来你都记起来了。”诸忠道。
“一切都……”春阳尼说,“我名叫红音,住在丹波,我丈夫名叫丹波青人。三年前,我想要实现一个愿望,便和丈夫青人还有这个孩子小笛,三人去参拜伊势大神。归途中在鸭川河滩休息,结果在河中玩水的小笛被流水冲走。”
数天前下的雨令河水上涨。
丈夫青人慌忙跳入河中想救起小笛,不料两人都在眨眼间被水冲走——“一会儿就看不见他们的踪影。”
春阳尼边哭边喊跑向下游。
“我只记得这些事。”
同时失去孩子和丈夫的悲痛令春阳尼一直失了心。
本来就不大好的眼睛也因此而几乎全盲,她似乎在京城到处流浪,最後站在诸忠宅邸前。
“你想实现的愿望是……”博雅问。
“我希望我的眼睛能好起来……”春阳尼答。
“此刻你的眼睛不是看得见了吗?”晴明问,“你刚才说,小笛口中塞着水草,而且你还取出那些水草……”
“啊!”
众人皆叫出声。
春阳尼的确看到孩子的模样,才走过去搂住孩子的屍体。她在这时应该已经看得见小笛了。
“三年前,小笛卡在那座桥的桥墩下,後来又被水流冲来的岩石盖住,这回的洪水冲垮大桥,让小笛再度出现……整件事情是这样吧……”
诸忠喃喃自语。
“话说十天前,正好是孩子在春阳尼面前现身那时……”
“那根桥墩刚好在十天前倒塌,令桥墩底部浮出,那时岩石下的屍体也一起浮出了吧。”晴明道。
“晴明,你看……”
顺着博雅指的方向望去,小笛右手似乎握着一根棒状的东西。
“是笛子……”
“刚才这孩子出现时,我不由自主叫出声,正是因为看到这支笛子……”博雅说。
“这孩子自懂事以来就很喜欢笛子,丈夫用竹子做了一支笛子给他,他总是吹得很开心。所以我们才叫他小笛……”
屍体手中握着的正是那支笛子。
春阳尼再度哭倒。
博雅从怀中取出叶二,贴在唇上吹了起来。
笛声在鸭川的淙淙水声上响起。
笛音彷佛溶入月光中,向四方回荡。
这时,不知从何处传来哭声。
噢噢噢……
噢噢噢噢噢……
正是劝进坊的哭声,哭声逐渐挨近。
有个人影和哭声同时出现在堤坝上。人影似乎受笛声吸引,从堤坝下来,走在河滩石子上,朝这方向靠近。
那人影果然是劝进坊,他来到众人面前时,已经停止哭泣。
他站在河水边,双眼炯炯发光地俯视春阳尼和小笛。
劝进坊的双眼突然溢出眼泪。
“红音,你不是红音吗……”劝进坊大喊。
“你、青人大人!”
“红音!”
劝进坊向春阳尼伸出手,春阳尼双手一把抓住劝进坊的手,放声痛哭起来。
七
庭院的樱花在午後阳光中无声地飘散。
晴明和博雅边喝酒边赏樱。
“那之後,已过了半个月……”博雅低语。
丹波青人被水冲走後,在下游远处被河边的岩石卡住,得以生还。起初他几乎无法动弹,能走动後就开始到处寻找红音和小笛,却始终找不着。
他认为两人已经死了。
据说因无法承受过度的痛苦,於是发疯。
再度遇见红音时,他才恢复正常。
青人和红音埋葬了小笛後,三天前启程返回丹波。
“诸忠大人一定很寂寞吧。”晴明道。
“诸忠大人可能暗暗恋慕着春阳尼。”
“这点还是不要去追究比较好……”
“唔。”
博雅点头後,再度开口。
“晴明啊……”
“怎麽了?博雅。”
“如果悲哀太深,人被那份悲哀充满了,心便会失落在别处吧……”
“嗯。”
这回是晴明点头。
“人这个容器,倘若盛满太多悲哀,心就会死去吧……”
“突然想吹笛了……”博雅低语。
“我也想听你的笛声。”
博雅吹起叶二。
樱花花瓣在笛声中不停飘散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为是平日在身边照料一切琐事的侍女。但侍女总在傍晚就退下,回自己的住所休息。
屋内应该空无一人。
可是,有气息。
那气息不是侍女也不是诸忠。
这点程度她还听得出来。
到底是谁呢?
春阳尼在内心问。
她倾耳静听那气息。
结果,听到哭声。
不,不是那种能清晰传入耳中的声音。是一种非声之声。不是传入耳中,而是传入心中的声音——并且是孩子的哭声。
“虽然耳朵听不到那声音,但我心里很清楚那是孩子的哭声……”春阳尼说。
她躺在被褥撑起上半身,那气息逐渐挨近,之後突然搂住她。
小小的身躯,瘦弱的手脚——果然是个孩子。
身体极为冰冷。
那孩子没有人体该有的体温。而且似乎全身湿透了。
春阳尼一点都不害怕。她知道那孩子并非可怕的东西。比起可怕,她反倒心生一股怜爱之情。
眼泪突然溢出,她伸出双手搂住孩子的躯体,紧紧抱住孩子。
她压抑不住心中那股疼惜之感。
冰冷的身躯令人怜惜得很。
只是,这孩子的身体为何又湿又冷?
况且,偎在她怀中的孩子正在无声抽泣。
她松开搂住孩子的双手,打算确认孩子的存在时——
“那孩子的气息已经消失了。”春阳尼说。
到底是梦境,还是现实?她刚才明明还觉得孩子在她怀中,此刻竟然消失了。手臂仍残留着那孩子身躯上的冰冷,也清晰记得孩子用力搂住她的力度。
然而,孩子消失後,她也渐渐觉得可能是梦境。
不仅孩子的存在。她连自己的存在都法确定。
仔细想来,自己到底是哪里的什麽人?叫什麽名字?她连这些都一无所知。
她只有被带进这宅邸之後的记忆。不过,就连这段记忆,当她想回忆某些事情时,所有细节竟变得模模糊糊。这时她才明白,原来此刻的她,是个连在现实中,自己身上发生的事部无法完全理解的存在。
起初,无论对侍女或对诸忠,她都说不出孩子的事。
她的记忆本来就混混沌沌。如果对方问起发生了什麽事,继而追问下去,她大概也无法有条有理地说明。
但是——
“第三大晚上,那孩子又出现了。”
不只第二天晚上。
第三天晚上、第四天晚上,那孩子都出现了。
每次出现时都是同样状态。
夜里,感觉那气息而醒来。
孩子在哭泣,她坐起身後,孩子会过来搂住她。孩子的身躯冰冷得如同全身湿透。接着,不知何时,孩子就消失了。
这事一直持续到第十天夜晚——
孩子果然又出现了。
春阳尼想,只要不松开搂住孩子的双手,那孩子应该不会消失,於是一直紧紧搂住孩子。岂知清晨时,她只是稍微放松手臂,怀中的孩子就消失了。
春阳尼情不自禁叫出声。
“你是谁?你别走!你到底想要我做什麽?”
发出声音後,春阳尼自己大吃一惊,至今为止的记忆也突然鲜明起来。
但她的记忆仅止於住进这宅邸之後的事,之前到底在哪儿做些什麽,包括自己的名字,她依旧想不起来。
只是隐约感觉,如果弄清楚那孩子到底是谁,或许就能想起自己的过去和名字。
“所以我才托大人请蝉丸大人前来。”春阳尼说。
“为什麽是我?”蝉丸问。
“以前您在教我弹奏那首秘曲时,提起过安倍晴明大人的事。”
春阳尼接着说。
“听说几年前在罗城门有个从天竺来的妖鬼,名叫汉多太,那妖鬼用一把名叫‘玄象’的琵琶弹了这首秘曲。那时,经晴明大人和博雅大人尽力,说服了妖鬼,琵琶‘玄象’总算回归皇上手中……”
“我记得确实提过这件事。”
蝉丸记得,当时虽然不知道春阳尼能否理解他说的话,但在教授琵琶的空档时,确实向春阳尼提过这件事。
此刻他才明白春阳尼在当时理解了他说的话。
“所以呢?”蝉丸问。
“所以我想,如果拜托安倍晴明大人,或许他能帮我解决这回发生的怪事。”
“於是唤我前来。”
“是。我想拜托蝉丸大人请晴明大人出面解决这回的事,因此才向诸忠大人提出无理要求,请您过来一趟。”
“事情就是这样,我正在向晴明大人说明此事的来龙去脉,刚好博雅大人也来了。”
蝉丸终於说完整段事情的经过,再补充道。
“事情就是这样,博雅。”晴明说。
“唔……”博雅看似总算恍然大悟。
“你打算怎麽办?”晴明问。
“什麽怎麽办?”
“去吗?”
“去哪儿?”
“如果你方便,我想最好今晚就前往橘诸忠大人宅邸看看。此刻出发,应该可以在那个童妖出现之前抵达宅邸。”
“唔,嗯。”
“怎麽样?去吗?”
“嗯。”
“走。”
“走。”
事情就这麽决定了。
晴明、博雅祀蝉丸三人躲在围屏後,静悄悄地呼吸。
春阳尼睡在围屏外不远处的被褥中。虽然她没有翻身的动静,但众人都明白她没有眞正睡着。
她在等童妖出现。
照在庭院的月光反射至屋内,漆黑室内隐约能看见春阳尼隆起的身躯轮廓。
围屏四周设了结界,只要不发出声响,妖物出现时也察觉不出三人的存在。
“可是,晴明啊,眞的会来吗?”博雅低声问。
“应该会来吧。”
这十天来,童妖每晚都会出现。不可能只在今晚不出现。
“如果来的东西不是春阳尼大人描述的孩子,而是更可怕的东西,到时候该怎麽办呢?”
博雅的意思是,可能是某种邪恶的东西假装成孩子的外貌,欺骗目盲的春阳尼。
“到时候再说吧。”晴明简短冷淡地答。
这时——
“好像有什麽东西来了。”蝉丸低声道。
就在众人噤口时,窄廊出现一道伫立的蒙胧青光。
形状模糊不清,但其大小和小孩差不多。
看上去像是青色月光在该处凝聚成人形。
继续看下去,那青光时而往左、时而往右——或者往前、往後,飘悠地摇来晃去。
青光摇摇晃晃地挨近。
正好停在春阳尼躺着的枕边。停住後,身体仍在摇晃。那东西似乎边摇晃边俯视春阳尼。
春阳尼在被褥里坐起。
那团大小如孩子般的朦胧青光往前伸出看似双手的东西。
右手似乎握着某物。类似细长棒子。
凝视棒子的博雅突然叫出声。
“啊!”
瞬间,那团亮光停止晃动。
之後,瞬间消失踪影。
“啊,等等——”春阳尼叫出声。
她大概察觉那气息消失了。
晴明率先从围屏後出来。博雅和蝉丸紧随其後。
“哎呀,抱歉,晴明,我不由自主地叫出声。”博雅说。
晴明却听而不闻,只是望着刚才那团亮光伫立的地板。
“怎麽了?”
诸忠似乎也察觉发生了事情,带着两名下人从正房举着灯火前来。
此时,晴明已单膝跪地,右手贴在刚才青光伫立的地板。
“冰冷得如全身湿透……”晴明喃喃自语。
晴明仍将手贴在地板,小声念起咒语,接着抬起右手,再伸出食指点向地板。
“吩!”
晴明的食指触及地板时,地板表面出现一圈看似斑痕的圆环,逐渐晕开。那斑痕和刚才伫立该处的青光一样,发出青白色亮光。
看上去像是发出青光的水滴落在地板,形成的一圈水迹。
“噢……”
博雅发出叫声。
因为那团青光从地板、窄廊直至庭院,都留下点点斑痕。
宛如刚才伫立此处的青光边移动边滴下的,不知是汗水还是水滴的痕迹。
痕迹从庭院延伸至宅邸外。
“跟去看看。”
晴明说毕,站起身。
水迹在夜晚的京城大街点点滴滴延伸至东方。
晴明循着水迹往前走,身後跟着博雅、蝉丸、春阳尼,还有诸忠和两名下人。
诸忠牵着目盲的春阳尼的手。
顺着水迹往前走,最後来到鸭川堤坝。再顺着堤坝南下,抵达五朵大桥时,那水迹越过堤坝往河滩方向延伸。
水迹在河滩石子上点点滴滴延伸——
“是河里。”博雅喃喃低语。
原来水迹在鸭川河水边消失了。
暂且不论那青光到底是何物,总之,青光似乎隐身在鸭川里。
鸭川的淙淙水声在黑暗中回荡。
月光在水面闪闪摇曳。
下流不远处,可以看见中央部分已倾倒、半段桥浸在河中的五条大桥黑影。
“这到底是怎麽回事?”诸忠呻吟道。
晴明望着消失在河中的青光痕迹,说:
“看上去像是水滴成的痕迹,但这本来就不是水,应该有办法解决。”
晴明说毕,在河水边蹲下,将右手伸进河中,再度小声念起咒语,从河中收回手後,摊开手掌击向水面。
啪!
此时——
水面又出现那水滴般的点点青光痕迹,往前延伸。
“噢!”诸忠叫出声。
水迹延伸至一朋塌的大桥中央——刚好是十天前倒塌的那根桥墩底部。
“那儿有艘小船。”晴明说。
仔细看去,确实有艘小船系在河岸的木桩上。
“有人能划那艘小船到那根桥墩附近,看看到底有什麽东西吗?”
诸忠立即命两名下人划小船过去。
一名下人用竹竿撑船,另一人站在船头望着水中前行。
划到那根桥墩底部後,小舟停止前行。
“这儿好像有什麽东西沉在水底,摇来摇去。”
蹲在船头采看水中的那名下人说。
“能不能从河中打捞上来运到这儿?”晴明问。
“我们设法试试。”
答话的下人从小船跳进河中。水深刚好及他的胸部。
潜入水中的下人再度伸出头,发出尖叫。
“好像是、是孩子的屍体!”
下人将屍体捞上船,运到在河边等待的晴明一行人眼前。
屍体横躺在河滩石子上。
确实是具大半已成白骨的孩子屍体。
看上去大约五、六岁。
屍体在月光下发出青色亮光。
“小、小笛!”
这时,春阳尼发出叫声。
“什、什麽?小笛是谁?”诸忠问。
“这孩子,是我的儿子小笛!”
春阳尼大喊,紧紧搂住屍体。
仔细瞧去,屍体缠着水草,有些水草甚至侵入口中。
“噢!噢!你一定很冷吧?一定很冰吧?嘴巴塞着水草,你才无法呼救,也无法叫出我这个母亲的名字吧……”
春阳尼边哭边从孩子口中逐次取出水草。
“看来你都记起来了。”诸忠道。
“一切都……”春阳尼说,“我名叫红音,住在丹波,我丈夫名叫丹波青人。三年前,我想要实现一个愿望,便和丈夫青人还有这个孩子小笛,三人去参拜伊势大神。归途中在鸭川河滩休息,结果在河中玩水的小笛被流水冲走。”
数天前下的雨令河水上涨。
丈夫青人慌忙跳入河中想救起小笛,不料两人都在眨眼间被水冲走——“一会儿就看不见他们的踪影。”
春阳尼边哭边喊跑向下游。
“我只记得这些事。”
同时失去孩子和丈夫的悲痛令春阳尼一直失了心。
本来就不大好的眼睛也因此而几乎全盲,她似乎在京城到处流浪,最後站在诸忠宅邸前。
“你想实现的愿望是……”博雅问。
“我希望我的眼睛能好起来……”春阳尼答。
“此刻你的眼睛不是看得见了吗?”晴明问,“你刚才说,小笛口中塞着水草,而且你还取出那些水草……”
“啊!”
众人皆叫出声。
春阳尼的确看到孩子的模样,才走过去搂住孩子的屍体。她在这时应该已经看得见小笛了。
“三年前,小笛卡在那座桥的桥墩下,後来又被水流冲来的岩石盖住,这回的洪水冲垮大桥,让小笛再度出现……整件事情是这样吧……”
诸忠喃喃自语。
“话说十天前,正好是孩子在春阳尼面前现身那时……”
“那根桥墩刚好在十天前倒塌,令桥墩底部浮出,那时岩石下的屍体也一起浮出了吧。”晴明道。
“晴明,你看……”
顺着博雅指的方向望去,小笛右手似乎握着一根棒状的东西。
“是笛子……”
“刚才这孩子出现时,我不由自主叫出声,正是因为看到这支笛子……”博雅说。
“这孩子自懂事以来就很喜欢笛子,丈夫用竹子做了一支笛子给他,他总是吹得很开心。所以我们才叫他小笛……”
屍体手中握着的正是那支笛子。
春阳尼再度哭倒。
博雅从怀中取出叶二,贴在唇上吹了起来。
笛声在鸭川的淙淙水声上响起。
笛音彷佛溶入月光中,向四方回荡。
这时,不知从何处传来哭声。
噢噢噢……
噢噢噢噢噢……
正是劝进坊的哭声,哭声逐渐挨近。
有个人影和哭声同时出现在堤坝上。人影似乎受笛声吸引,从堤坝下来,走在河滩石子上,朝这方向靠近。
那人影果然是劝进坊,他来到众人面前时,已经停止哭泣。
他站在河水边,双眼炯炯发光地俯视春阳尼和小笛。
劝进坊的双眼突然溢出眼泪。
“红音,你不是红音吗……”劝进坊大喊。
“你、青人大人!”
“红音!”
劝进坊向春阳尼伸出手,春阳尼双手一把抓住劝进坊的手,放声痛哭起来。
庭院的樱花在午後阳光中无声地飘散。
晴明和博雅边喝酒边赏樱。
“那之後,已过了半个月……”博雅低语。
丹波青人被水冲走後,在下游远处被河边的岩石卡住,得以生还。起初他几乎无法动弹,能走动後就开始到处寻找红音和小笛,却始终找不着。
他认为两人已经死了。
据说因无法承受过度的痛苦,於是发疯。
再度遇见红音时,他才恢复正常。
青人和红音埋葬了小笛後,三天前启程返回丹波。
“诸忠大人一定很寂寞吧。”晴明道。
“诸忠大人可能暗暗恋慕着春阳尼。”
“这点还是不要去追究比较好……”
“唔。”
博雅点头後,再度开口。
“晴明啊……”
“怎麽了?博雅。”
“如果悲哀太深,人被那份悲哀充满了,心便会失落在别处吧……”
“嗯。”
这回是晴明点头。
“人这个容器,倘若盛满太多悲哀,心就会死去吧……”
“突然想吹笛了……”博雅低语。
“我也想听你的笛声。”
博雅吹起叶二。
樱花花瓣在笛声中不停飘散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