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节 (第1/2页)
就如前述,在坂东都是以血还血。
一切都是为了争夺土地。因为在国家的法律中,并不承认新兴武士阶级的土地私有权。而且这个阶级过于年轻,没有定下私人的继承法,形成不少暧昧不明的规矩,这也是造成争斗的原因。
姑且不论这些,就当兄弟争吵是坂东武者的通病吧!不,应该说是令坂东武者强盛的良好风气。他们由于兄弟互相打斗而锻链出武勇,一拿起弓箭,不管面对兄弟叔侄,都能毫不留情的攻击、斩杀、砍下首级,这会更抬高他们在武界的声望,而被推上道德的最高峰。难怪京都的公卿会认为他们是“东夷”。
从平家或藤原氏的京都式伦理来看,这是个令人难以理解的种族。
不久,冬天到了。
那须与市宗高随着那须五岳的落山风,在那须高原上奔驰,打猎了几天后,便在高原的一角过夜。
整个高原上只有他单人匹马。
他留在荒野小屋里,自己亲手起火烤肉,以强韧的牙齿咀嚼着猎物充满脂肪的身躯。对这个坂东年轻人来讲,再也没有甚么比这更快乐了。
他铺好鹿皮,躺在火堆边睡觉。夜深了,天地一片静寂,突然,有二十几个人包围了这座荒野小屋。
是小山的人马。
他们受那须太郎光高之命,要把与市监禁在这栋小屋里。光高想先监禁与市,然后另派一队人马去突袭九郎。
“他虽然是我弟弟,也不用手下留情。”光高对派去捉拿与市的人这么说。
这队人马包围住荒野小屋,寻找闯入的机会。
坂东男人追求名声。
这一点跟后世的刺客不同。他们不愿对任何人隐藏自己的身分,不会把脸蒙住,一闯进门就会朗声报上名来。藉着报上姓名,希望自己的武勇事迹能传遍关八州。除了武与勇,没有其他事可获得坂东男子垂青。
很自然的,在小屋前发生了小小的争吵:
“我做先锋!”
“不!是我!”
让别人当先锋,是男人最大的耻辱。
于是包围失去了隐秘性。
吵杂声吵醒了睡在火堆边的与市宗高。
(强盗吗?)
他马上这么想。于是把弓拉到身边,箭搭在弦上,左膝立起,压低身子,拉紧弓,飞箭射出。
箭飞了一小段距离,穿透木板,射入小山部下的柔软颈部。
“呀!与市公子发现了!”
人们骚动着。一个比较敏捷的人跑到后门,为了争取打头阵的名誉,踢掉门冲了进来。
“我是小山大椽殿的部下石塚弥平次。”男人叫着冲向与市。
与市不作声的抓住男人的手,绊住他的脚,拔出短刀,刺进他缠着腰布的腹侧,他死了!
打斗结束了。
当与市踏出小屋准备迎敌时,已经连个人影都没有。
只有风。
众人随着风一起逃走了。这也是坂东人有趣之处。捕杀与市是太郎光高的命令,可是,在自己的武名之前,这命令轻如鸿毛。既然被石塚弥平次抢走了打头阵的机会,第二个进去的武勇名声就没价值了。而且,弥平次已被杀,再炫耀武力也没甚么意思。
因此大家不约而同地撤退。
(是小山大椽的部下吗?)
与市马上想到长兄光高,然后联想到九郎义经。
(他要逮捕那个小冠者吗?)
他这样一想,马上拉起缰绳。他的马没有被偷,证明那群人不是强盗。
天快要亮了,他策马下了高原,进入奥州街道。一回到母亲家,就看到四周的花圃被踩得乱七八糟,门也被撞破了。
母亲花井走了出来。
她说,快天亮前,有十几个人包围住这里,踢坏了前后门强闯进来,目标是那个小冠者。
“然后呢?”
“他不在这里了。”
小冠者敏捷得令人有点难以置信。袭击者踢坏门闯入的同时,他发挥了像猴子似的敏捷身手,冲出被袭击者打破的门,消失在破晓的黑暗中。
“母亲,那个人真的是源家公子吗?”
“我想是的。那个人如果运气好的话,也会带给你好运。”
与市跳上马。
他想着那个流浪儿,虽然射箭技术不太好,可是却有股令人疼惜的气质,让人无法弃之不顾,忍不住想要跟着他,为他出力,甚至有股以他为将帅的冲动。就像母亲花井所说的,他有大将之风。与市催马追赶,也许就是因为年轻人的这种魅力吧!
(他说过要去奥州,那么,他一定会前往白河关。)
与市奔驰着。
他过了山顶,开始往下坡走。展现在眼前的天地就是奥州,眼下的小盆地即是白河。
走了一段下坡路后,路面突然变得平坦,进入一个小小的台地。枞树以原生的姿态散布在芒草平原上。
此地称为皮笼原,可以说是奥州的入口。
与市在皮笼原找到九郎。九郎正在剥路旁的树皮生火取暖。
“终于找到你了!”
与市把马系在枞树上,走近九郎烧起的火堆边。
“很抱歉,好意留你,却害你遇到这种事情。”
“没关系!”
九郎虽这么说,可是眼睛里已经含着泪水。在与市母子家感受到的温暖,使这年轻人泪眼盈眶。他天生就是爱撒娇吧!
“我没跟你母亲道谢就跑了出来,请你帮我向她转达谢意。”
“你真的是源家公子吗?如果是的话,我对你说话就得更客气点了。”
“那你就客气点吧!”九郎只这么说。
他能够毫不在意的讲出这句话,是因为他的贵族血统吧?
与市一听,便把弓放在地上,退三步俯伏于地。
九郎也不看他,只歪着头仰望北方天空。连天的山脉已经盖上白雪,闪着白银似的光。奥州已经下雪了。一想到今后的旅途,他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走到平泉。
“公子,我没甚么可送你的。”
与市还年轻,不会使用敬语,可是他内心充满对九郎的敬仰。他解开马缰,递给九郎。
“请你接受。”
“要给我吗?”
然而九郎没有钱买粮草,他连养自己的米盐都没有。与市发现了这一点,便拍着鞍壶说:
“绑在这里的皮袋中有钱,请你拿去用。”
九郎点点头。不言谢,不就证明他是源氏长者之子吗?
九郎上了马,转回原来的道路,下坡而去。
前方已是白河关。
京都治理的本土到此关为止,奥州山河则由此关开始。自古以来,京都人身在京城,对这个边疆的关门充满了无限浪漫想像。他们用诗心遥想这从未见过的关门,写下了数不尽的诗歌。
这首诗的作者能因法师身在京都,却梦想着去边关旅行,因而吟出这首诗。
可是,九郎不是诗人。
诗中的风景使年轻人的生理感到非常不适。这一带虽然还没有下雪,可是就连踩在冰冷的路上,都会感到刺痛,风穿透只穿着麻衣的肌肤,甚至嘴唇都没了血色。
关口后面是一片森林。路的两边是土墙,土墙上用大树干围成栅栏。
——此处起为虾夷之地。
虽然没有标示,但这栋巍然耸立的建筑,宛如在向天地如此呐喊着。
关口的门开着。
(这里是白河关吗?)
年轻人在风的狂呼声中摸着关口的柱子。这不是诗情,而是更为哀凄的心情。对生长于京都的这位年轻人来讲,过了这道门,就到蛮夷之国了。
这时,有个似乎是哪家部下的男人路过,年轻人于是问他:
“门开着,我可以过去吗?”
那人笑得连乌帽子都歪掉了。
“当然可以!”他说:“自从九十年前八幡太郎义家成为征夷将军,平定了奥州夷乱后,这个门就没有关过。”
因为虾夷已经不会再叛乱,所以门也就不用关。这个门开着,就是奥州稳定的证据。当时,拥有白河一带庄园的是平家长子平重盛。
当然,重盛没有来过白河,派目代(直辖领的代官)长驻于此,帮他收税。不过,离本土最偏远的关门长官是平重盛,这并不是偶然的。隔着这扇门,平家可以跟奥州藤原氏的十七万骑对峙。眼前这个人就是平家目代家的人吧?
“冠者,你是哪里人?”
他突然怀疑地问道。可是年轻人沉默不语。
年轻人过了关口后,平家的权势就管不到他了,他驱马向北而去。途中食宿用的,都靠那须与市绑在鞍壶上的钱袋。
走在这片山河中,年轻人好几次惊讶于眼前的奇风异俗,但更令他惊讶的是路标。
京都连主要街道也没有路标,可是奥州每条街道都有。这些路标从白河关起,一直远至津轻外的海边纵贯道路。
(奥州藤原氏的权势果然大。)
他虽然年轻稚嫩,可是也发现到这一点。如果政权不强大,就无法做好交通、行政之类的工作。
此外,沿路还可见用黄金涂身的阿弥陀佛。这些佛被称为“一町佛”,每一条街都有一尊,从白河(福岛县)到津轻(青森县)都有。真令人配服这些富豪的毅力。
一路上积雪很深。
沿着阿武隈川越往北走,路边的一町佛就被雪埋得越深,到最后终于看不见了。
这时,马脚已受伤无法前进,九郎不得已停在一个叫阿澄的社所长者家前。
“可以让我住到春天吗?”
年轻人指着自己的马,他的意思是用马来付费。双方的语言沟通看来十分困难。
长者是个毛发浓密的男人,一看就令人觉得有虾夷血统。他不知道在喊叫些甚么,用力拍着炉子边缘。
这代表他同意吧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就如前述,在坂东都是以血还血。
一切都是为了争夺土地。因为在国家的法律中,并不承认新兴武士阶级的土地私有权。而且这个阶级过于年轻,没有定下私人的继承法,形成不少暧昧不明的规矩,这也是造成争斗的原因。
姑且不论这些,就当兄弟争吵是坂东武者的通病吧!不,应该说是令坂东武者强盛的良好风气。他们由于兄弟互相打斗而锻链出武勇,一拿起弓箭,不管面对兄弟叔侄,都能毫不留情的攻击、斩杀、砍下首级,这会更抬高他们在武界的声望,而被推上道德的最高峰。难怪京都的公卿会认为他们是“东夷”。
从平家或藤原氏的京都式伦理来看,这是个令人难以理解的种族。
不久,冬天到了。
那须与市宗高随着那须五岳的落山风,在那须高原上奔驰,打猎了几天后,便在高原的一角过夜。
整个高原上只有他单人匹马。
他留在荒野小屋里,自己亲手起火烤肉,以强韧的牙齿咀嚼着猎物充满脂肪的身躯。对这个坂东年轻人来讲,再也没有甚么比这更快乐了。
他铺好鹿皮,躺在火堆边睡觉。夜深了,天地一片静寂,突然,有二十几个人包围了这座荒野小屋。
是小山的人马。
他们受那须太郎光高之命,要把与市监禁在这栋小屋里。光高想先监禁与市,然后另派一队人马去突袭九郎。
“他虽然是我弟弟,也不用手下留情。”光高对派去捉拿与市的人这么说。
这队人马包围住荒野小屋,寻找闯入的机会。
坂东男人追求名声。
这一点跟后世的刺客不同。他们不愿对任何人隐藏自己的身分,不会把脸蒙住,一闯进门就会朗声报上名来。藉着报上姓名,希望自己的武勇事迹能传遍关八州。除了武与勇,没有其他事可获得坂东男子垂青。
很自然的,在小屋前发生了小小的争吵:
“我做先锋!”
“不!是我!”
让别人当先锋,是男人最大的耻辱。
于是包围失去了隐秘性。
吵杂声吵醒了睡在火堆边的与市宗高。
(强盗吗?)
他马上这么想。于是把弓拉到身边,箭搭在弦上,左膝立起,压低身子,拉紧弓,飞箭射出。
箭飞了一小段距离,穿透木板,射入小山部下的柔软颈部。
“呀!与市公子发现了!”
人们骚动着。一个比较敏捷的人跑到后门,为了争取打头阵的名誉,踢掉门冲了进来。
“我是小山大椽殿的部下石塚弥平次。”男人叫着冲向与市。
与市不作声的抓住男人的手,绊住他的脚,拔出短刀,刺进他缠着腰布的腹侧,他死了!
打斗结束了。
当与市踏出小屋准备迎敌时,已经连个人影都没有。
只有风。
众人随着风一起逃走了。这也是坂东人有趣之处。捕杀与市是太郎光高的命令,可是,在自己的武名之前,这命令轻如鸿毛。既然被石塚弥平次抢走了打头阵的机会,第二个进去的武勇名声就没价值了。而且,弥平次已被杀,再炫耀武力也没甚么意思。
因此大家不约而同地撤退。
(是小山大椽的部下吗?)
与市马上想到长兄光高,然后联想到九郎义经。
(他要逮捕那个小冠者吗?)
他这样一想,马上拉起缰绳。他的马没有被偷,证明那群人不是强盗。
天快要亮了,他策马下了高原,进入奥州街道。一回到母亲家,就看到四周的花圃被踩得乱七八糟,门也被撞破了。
母亲花井走了出来。
她说,快天亮前,有十几个人包围住这里,踢坏了前后门强闯进来,目标是那个小冠者。
“然后呢?”
“他不在这里了。”
小冠者敏捷得令人有点难以置信。袭击者踢坏门闯入的同时,他发挥了像猴子似的敏捷身手,冲出被袭击者打破的门,消失在破晓的黑暗中。
“母亲,那个人真的是源家公子吗?”
“我想是的。那个人如果运气好的话,也会带给你好运。”
与市跳上马。
他想着那个流浪儿,虽然射箭技术不太好,可是却有股令人疼惜的气质,让人无法弃之不顾,忍不住想要跟着他,为他出力,甚至有股以他为将帅的冲动。就像母亲花井所说的,他有大将之风。与市催马追赶,也许就是因为年轻人的这种魅力吧!
(他说过要去奥州,那么,他一定会前往白河关。)
与市奔驰着。
他过了山顶,开始往下坡走。展现在眼前的天地就是奥州,眼下的小盆地即是白河。
走了一段下坡路后,路面突然变得平坦,进入一个小小的台地。枞树以原生的姿态散布在芒草平原上。
此地称为皮笼原,可以说是奥州的入口。
与市在皮笼原找到九郎。九郎正在剥路旁的树皮生火取暖。
“终于找到你了!”
与市把马系在枞树上,走近九郎烧起的火堆边。
“很抱歉,好意留你,却害你遇到这种事情。”
“没关系!”
九郎虽这么说,可是眼睛里已经含着泪水。在与市母子家感受到的温暖,使这年轻人泪眼盈眶。他天生就是爱撒娇吧!
“我没跟你母亲道谢就跑了出来,请你帮我向她转达谢意。”
“你真的是源家公子吗?如果是的话,我对你说话就得更客气点了。”
“那你就客气点吧!”九郎只这么说。
他能够毫不在意的讲出这句话,是因为他的贵族血统吧?
与市一听,便把弓放在地上,退三步俯伏于地。
九郎也不看他,只歪着头仰望北方天空。连天的山脉已经盖上白雪,闪着白银似的光。奥州已经下雪了。一想到今后的旅途,他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走到平泉。
“公子,我没甚么可送你的。”
与市还年轻,不会使用敬语,可是他内心充满对九郎的敬仰。他解开马缰,递给九郎。
“请你接受。”
“要给我吗?”
然而九郎没有钱买粮草,他连养自己的米盐都没有。与市发现了这一点,便拍着鞍壶说:
“绑在这里的皮袋中有钱,请你拿去用。”
九郎点点头。不言谢,不就证明他是源氏长者之子吗?
九郎上了马,转回原来的道路,下坡而去。
前方已是白河关。
京都治理的本土到此关为止,奥州山河则由此关开始。自古以来,京都人身在京城,对这个边疆的关门充满了无限浪漫想像。他们用诗心遥想这从未见过的关门,写下了数不尽的诗歌。
这首诗的作者能因法师身在京都,却梦想着去边关旅行,因而吟出这首诗。
可是,九郎不是诗人。
诗中的风景使年轻人的生理感到非常不适。这一带虽然还没有下雪,可是就连踩在冰冷的路上,都会感到刺痛,风穿透只穿着麻衣的肌肤,甚至嘴唇都没了血色。
关口后面是一片森林。路的两边是土墙,土墙上用大树干围成栅栏。
——此处起为虾夷之地。
虽然没有标示,但这栋巍然耸立的建筑,宛如在向天地如此呐喊着。
关口的门开着。
(这里是白河关吗?)
年轻人在风的狂呼声中摸着关口的柱子。这不是诗情,而是更为哀凄的心情。对生长于京都的这位年轻人来讲,过了这道门,就到蛮夷之国了。
这时,有个似乎是哪家部下的男人路过,年轻人于是问他:
“门开着,我可以过去吗?”
那人笑得连乌帽子都歪掉了。
“当然可以!”他说:“自从九十年前八幡太郎义家成为征夷将军,平定了奥州夷乱后,这个门就没有关过。”
因为虾夷已经不会再叛乱,所以门也就不用关。这个门开着,就是奥州稳定的证据。当时,拥有白河一带庄园的是平家长子平重盛。
当然,重盛没有来过白河,派目代(直辖领的代官)长驻于此,帮他收税。不过,离本土最偏远的关门长官是平重盛,这并不是偶然的。隔着这扇门,平家可以跟奥州藤原氏的十七万骑对峙。眼前这个人就是平家目代家的人吧?
“冠者,你是哪里人?”
他突然怀疑地问道。可是年轻人沉默不语。
年轻人过了关口后,平家的权势就管不到他了,他驱马向北而去。途中食宿用的,都靠那须与市绑在鞍壶上的钱袋。
走在这片山河中,年轻人好几次惊讶于眼前的奇风异俗,但更令他惊讶的是路标。
京都连主要街道也没有路标,可是奥州每条街道都有。这些路标从白河关起,一直远至津轻外的海边纵贯道路。
(奥州藤原氏的权势果然大。)
他虽然年轻稚嫩,可是也发现到这一点。如果政权不强大,就无法做好交通、行政之类的工作。
此外,沿路还可见用黄金涂身的阿弥陀佛。这些佛被称为“一町佛”,每一条街都有一尊,从白河(福岛县)到津轻(青森县)都有。真令人配服这些富豪的毅力。
一路上积雪很深。
沿着阿武隈川越往北走,路边的一町佛就被雪埋得越深,到最后终于看不见了。
这时,马脚已受伤无法前进,九郎不得已停在一个叫阿澄的社所长者家前。
“可以让我住到春天吗?”
年轻人指着自己的马,他的意思是用马来付费。双方的语言沟通看来十分困难。
长者是个毛发浓密的男人,一看就令人觉得有虾夷血统。他不知道在喊叫些甚么,用力拍着炉子边缘。
这代表他同意吧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