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    第二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    鎌仓之外的地区风起云涌。远江以东的东国,几乎已经被赖朝平定了,可是,各国其他支系的源氏或不平份子崛起讨伐平家,各自都想找机会独立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连赖朝、义经及义仲的叔叔,亦即策士新宫十郎行家都说:

        “甚么赖朝的伙伴?我也是源氏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在赖朝势力不及的三河、尾张召集士兵,追打平家的代官,累积势力,想藉此搭上时代的变动。此时已是史上空前的乱世。前年闰二月时,平入道清盛病死,遗言说——祭拜我没有用,只要消灭东国,将赖朝的头拿到我坟前来就够了!这遗言使平家各将领心情紧张,他们团结一致,由清盛的五男重衡任大将军,带领军队出发,要先打垮尾张、三河的源氏(行家)。

        三月,平家军进了美浓,十日到达墨保川,举着红旗展开军事行动。过了墨保川就是尾张,对岸有新宫十郎行家的五千军队叫嚣着。若在此发生会战,将是源、平在东海道的第二次会战。行家举起无数白旗,想藉着在此地获胜确立自己的霸权。他也是个性强烈的源氏一员,可不想居外甥赖朝的下风。

        行家召集的士兵来自三河、尾张,没有坂东人,是行家的单独自主军团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世人不这么想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行家当然是赖朝的先锋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家都这么相信,连平家军队也这么想。在鎌仓的赖朝,以一种不悦的心情看着这位野心家叔叔。行家当然不在赖朝的指挥之下。

        (不过,要是输了就糟了!)

        他这么想。如此一来,世人会以为赖朝战败,平家也会这么宣传吧!可是,对赖朝来讲,行家要是赢了也伤脑筋,因为他的势力会坐大,可能会威胁到赖朝的存在。这种矛盾使赖朝很烦恼。然而,当赖朝听到平家大军离开京都时,他还是派出支援军队,不过只有一千人。这可以说是政治性的顾虑吧?如果行家赢了,他就可以说:

        ——这场胜利也是鎌仓殿下的胜利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这个名目,增援部队的将领必须找赖朝的亲人担任代官。

        (叫义经去吧!)

        他这么想,可是最后还是放弃了。赖朝有天才的识人之力,已经看出义经并非平庸之辈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义经在美浓、尾张缔造出超乎预期的胜利,再加上行家的微妙智慧,恐怕会危及赖朝的地位。

        (没有别人了吗?)

        就在他这样考量的时候,有一个合乎他期望的男子闯入鎌仓,此人出现的方式真的只有“闯”可以形容。他是义朝与常磐的第二个儿子,即义经的哥哥,幼名乙若。平治二年,常磐逃出京都时,他只有六岁,当时刚出生的牛若(义经)还在常磐的怀里,今若(通称恶禅师)与这个乙若则由常磐牵着,在雪地中奔走。后来乙若入寺,成为八条院法亲王的坊官,被称为乡公圆成。他一听说赖朝举兵成功,恨不得马上就赶来,于是火速冲出八条院,来到鎌仓。

        (他似乎是个很轻率的男子。)

        赖朝喜欢他轻率且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。可是,此人虽然会念经,却不会射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会用弓箭吗?”赖朝问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还用问,我可是源家子弟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大吹特吹,可是,他不只不会射箭,连骑马都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站在赖朝旁边的义经,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亲哥哥。

        (好怀念啊!)

        他这么想,但顾虑到同父异母的赖朝,不敢表现得太露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冠者,你是牛若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活泼的僧侣以吼叫般的嗓音大声说道。义经面对赖朝,只觉得这个同母哥哥很丢脸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现在叫义经。”义经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多愁善感的年轻人已经眼眶含泪,可是僧侣哥哥只用直率的表情喊着:

        “义经?真羡慕你,我也想要一个俗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是僧侣的身分,所以他必须避讳跟源氏相关的“义”或“赖”,不能取类似的名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真想要!我真想要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一直重复说着,连赖朝都苦笑
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记住手机版网址:wap.966xs.com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